歐奇明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要求當今的中職生要具有團隊精神,而體育教學對團隊精神的培養有著獨特的積極作用。通過體育教學探究對中職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在中職教育方面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筆者在總結多年體育教學經驗和參考國內外先進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談談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基本策略。
一、運用合作學練法培養中職生的團隊精神
合作學練法是培養團隊精神廣泛使用的方法,特別是對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交際能力、信任能力的培養而言,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傳統體育教學往往只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地根據教師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師總急于把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評價、自我教育的能力培養。而采用合作學練小組的教學方法就可解決這樣的問題,如在長跑練習中,按照以往的做法是以整個男生組或女生組共同完成任務,但每一次總是有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落在隊伍后面,而教師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跑得最快的學生身上,于是跑得越快越好的學生積極性就越大,而落在后面的學生則會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好學生的耐力素質會得到再次提高,而學困生將永遠落在隊伍后面。而采用合作學練的教學方法,就可完全改變這種學習狀況。在體育課中,教師下達教學任務后,每個學生的目標就成為合作小組的目標,教師的目光不再僅停留在跑在最前面的學生,而是集中在最后一個學生的身上,并以此作為考查小組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據。于是每個小組的每個成員為了小組的利益,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相互協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任務,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并且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了對團隊精神的認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二、運用游戲法培養中職生的團隊精神
體育游戲是中職體育教學中一項重要內容,是中職生喜歡且樂于參與的一種體育教學方式,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得到身心的發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體育游戲的方法和種類較多,針對當前中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較差的現狀,在實際教學中選取集體團結協作才能完成的游戲來以促進中職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和形成。例如“拉網捕魚”“滾雪球”“多人多足競賽”等游戲,中職生通過交流、合作與親身體驗,在激烈地競爭中凝聚和發展團隊合作精神。又如“瞎子背瘸子”“人肉運輸”等游戲可以培養中職生的溝通和配合能力;“搭橋過河”“穿越電網”等游戲可以讓中職生互助互補,體驗到團隊合作成功的快樂。中職生在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體育游戲活動過程中,逐步了解和認識了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體驗和感受到了團隊合作帶來的快樂,增強與他人交流、合作與溝通的能力,增強了社會適應的能力。
三、運用結合團隊拓展訓練培養中職生的團隊精神
團隊拓展訓練是在拓展訓練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拓展訓練模式。團隊拓展訓練中每個項目如同體育教學中的一個游戲,中職體育教師很容易掌握培訓和練習的規則、方法和技巧。拓展訓練所需場地、器材比較簡單,訓練方式靈活多變,一塊幾米見方的平坦場地就可以進行訓練,所需的器材往往也不太復雜,很多項目基本上不用器材。團隊拓展的項目、內容也較豐富,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對自我和團隊的認識得到提升。例如“信任背摔”,顧名思義,這一拓展項目講求的就是信任,一名隊員站在約一米六的高臺上,合起雙手向后直倒下去,下面由同伴用手臂接住。“有軌電車”,兩塊木板就是電車的軌道,十幾個人同時站在上面,軌道的延伸是全體隊員同心協力、團結一心的結果。將體育教學與團隊拓展訓練相結合,讓學生們在訓練中經歷從陌生到默契,從雜亂到有序,從懦弱到勇敢,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了解,還可以在娛樂中讓學生深刻體會并認識到團隊精神的可貴。
四、運用競賽法培養中職生的團隊精神
在中職體育課堂中,各種競賽被體育教師廣泛采用。競賽法是培養和檢驗中職生團隊精神的一種有效方法。有競賽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協作。把競賽法引入中職體育課堂,符合了中職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能夠激發他們競爭欲望,變劣勢心理為主觀能動性。集體運動競賽緊張激烈,個人技術雖然重要,但團隊協作配合更是重中之重。如中職生喜歡的球類比賽項目,學生個人能力再強,也離不開集體的互相配合;田徑中接力賽,任何一棒的失誤都可能帶來整隊的失敗,只有團隊的每位隊員齊心協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比賽勝利。在運動競賽中,學生可以親身感受團隊和合作的重要,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感覺,領略競爭與拼搏的艱辛。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各種不同形式的競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
以上方法對培養中職生的團隊精神起著積極的作用。但需要強調說明的是,這些教學方法是綜合作用,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就可以提高中職體育課堂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宜興丁蜀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