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憲
近年來,“減負”一直是教育界的呼聲,國家也為此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針政策,從教材、考試、教學時間等方面來實現減負?!皽p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率,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等等,成了當今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的。但由于種種原因,教師在教學中就如何實施教育教學顯得十分矛盾,一方面非常想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有所作為,另一方面,為了“應試”,卻又不得不采取一些自己都不認同的教學方式。那么,在當前教育環境中,如何實現“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素質”呢?本人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觀察和實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雖為一己之見,卻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可供同仁參考。
一、要讓學生熱愛學習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說如何教學能使學生樂于學習,就成了教學的重中之重。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我曾見過如此“聰明”的學生——張國松,是我班上一個聰明的男生,但基礎較差,又不太努力。為了促使該生“去做”。在一次聽寫之后,我罰該生將所聽寫的詞語抄寫十遍,該生較為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我去“驗收”的時候,所看到的一切讓我至今難以忘懷:該生正在用三支捆成一排的筆在抄詞語,真正“一筆三畫”,工作效率為300%!為了應試,不去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去講究方法,培養出了如此“聰明”的學生,不能不令我驚訝和難忘。在最近的學期,我還碰到過這樣的事:一個學生在做作業——抄課文,邊抄邊罵老師邊甩東西,時不時還在說“再也不讀他那班了”、“煩死了”、“最不想上他的(語文)課了”、“……”做極煩躁狀。問其緣故,原來是教師為促使學生去完成新課預習,擔心學生回去后不做而布置了家庭作業:抄課文三遍(課文很長)。
類似上述現象,或輕或重,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是較為普遍的存在著。如今,這類現象的存在,不能不說是對我們教育教學的一種侮辱。因此,讓學生熱愛學習是實現“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素質”問題的關鍵。
二、如何實現“好學習、學習好、素質好、效率高”
學生熱愛自己的學科,學習成績優秀,學習效率高,綜合素質發展良好,這是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和并努力去實現的。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是一個“龐大”的課題,也是廣大教師正在教育教學中探索著并形成了許多理論的一個大課題,本人在這里僅談一些自己的實踐做法。
首先,要從思想上讓學生“解放”,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動力源泉。學生都是愿意學好知識的。我曾做過這樣的提問:一次聽寫30個詞語,你錯了5個,你是愿意將30個詞語重抄10遍以記住它呢,還是將錯了的五個詞語抄10遍來記住。學生全部選擇了后者。我又問:其實在這錯的5個詞語中,當你把作業交上去,打開書的時候你發現其中的3個已經會了,另兩個稍微記幾十秒鐘就會了,你是否愿意用幾十秒時間記一下,不去抄這10遍詞語呢?大多數學生選擇了“愿意”,少數學生選擇將錯詞抄兩三遍,交上來由老師檢查。在這里可以看到,我們做到尊重學生的選擇,符合學生的意愿,更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為學生節約大量的時間。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這樣做,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自主性,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好學而不厭學,從思想上產生學習的動力。
其次,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終身受益。學生在校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廣大教師歷來十分重視的,也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此,我要說的是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學生對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是十分重視的。在生活中,我經常發現,不少學生一邊看他們非看不可的動畫片,一邊完成他們天經地義的家庭作業;也有不少學生一邊吃飯,一邊看動畫片或做作業;一邊在讀背課文,一邊在聽旁邊的人講話、和旁人講話……,諸如此類一心二用的現象在各個家庭中絕非少數。殊不知,久而久之,學生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學習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教師在教學中,應對學生課外學習習慣進行教育教養,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他們的學習能盡量做到事半功倍。
再次,開展豐富的課內外活動,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在他們學習效率提高的同時,教師可以廣泛開展豐富的課內外活動,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習各方面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新世紀建設者的目的。
最后,加強督促,持之以恒,是實現“好學習、學習好、素質好、效率高”的關鍵因素。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素質的提高,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光有一時努力是不夠的,需要長時間來完成。所以,加強對學生的督促,持之以恒地引導和培養就成了實現“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素質”的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 重慶市江津區清溪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