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娟
孤兒是社會的一個弱勢群體,每個孤兒學生都具有個體的特殊性。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情感最豐富多彩的時期,而孤兒學生由于在人生初期就承擔了沉重的心理負擔,造成了嚴重的情感缺失,這是我們從事孤兒教育的特教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情感的交流是雙方的,若想在美術教學中完美實現情感與美術藝術的結合,就必須整合老師與孤兒學生雙方的情感因素。
一、教師應具備的優秀情感品質
在基本的教育模式中,教師通常占據著主動位置。教師是學生成長的最直接引導者,學生潛能的開發者。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美術知識,還要有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情感的能力。要想把握學生的情感,我們就要主動學會分析學生的心理情感,從而展開情感教育。
1.教師要提高自身情感素質
有一次批閱學生的美術作業,作業內容是描繪自己心目中最愛的老師的畫像,學生們完成的情況基本上是:一張美麗的臉,嘴角還有淡淡的微笑,眼神溫柔和藹。幾乎所有的學生心目中的老師都是這樣的標準。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使我認識到學生們心中需要的是愛他們,理解他們,能夠跟他們愉快交流的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也改變著教學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師個人的情感素質是非常關鍵。
2.教學中確定情感目標及選擇正確引導方法
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起主導作用。設立特定的教學情境,教師要具體分析教學內容,要充分的了解孤兒學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們的愛好,還有引導正確的學習方法,再根據這些情況制定相應的情感目標。
二、學生是情感教學的主體
學生是具有一定的心理需求,充滿情感愿望的積極能動的主體。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意識與小學生相比有了很大變化,變得思維模式更為健全,興趣愛好更為廣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具體的美術教學內容制定完整合理的情感目標,讓他們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真正認識到美術藝術的動人之處,讓他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接受情感教育。
1.通過自我感悟,提高情感素養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美術教學最重要的任務。
學生一進入校門,往往會不自覺的進行自我判定,將自己歸類到哪一類學生中。尤其是孤兒學生,生活壓力和挫折令他們天生具有自卑感,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的直接教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從而健全人格。多讓學生自我感悟藝術作品,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形成健康的審美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
2.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習情感
現代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在美術教育中增加了“人文性”,強調了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學習的主體。那么如何在美術教學中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美術學習活動,逐漸改變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投入真摯的情感,在創作中得到自我肯定,鍛煉堅強的意志,從而增強自信心。
通過美術藝術與生活的結合,尊重學生的個性以及了解他們健康的情感需求,塑造有個性的審美情感的人,從而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藝術教育思想。
三、師生加強情感交流,升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種對現代教育的升華,是一種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情感藝術,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美術藝術變相交流的過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最大的學習情感需求,愉悅的心情,可令學生產生主動學習興趣,而煩躁、抑郁的心緒會妨礙學生正常的心理活動。
美術教育是美的藝術,是愛的藝術。情感教學是師愛的最佳體現,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熱情,對學生學習密切關注,對學生敏感心情細心把握,才能將藝術的美盡情展現在學生面前。每一堂美術課都是師生共同的一次藝術體驗,在這個體驗過程中學生們對于作品是以一顆玲瓏剔透之心去捕捉每一個藝術細節,感受每一種和諧之美,而他們的想象力就是他們最美的藝術呈現,是情感教學的最大成果。
(作者單位 吉林省孤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