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一棟
信訪工作是黨和國家與人民群眾溝通的紐帶和橋梁,國有企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 信訪工作是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解決好群眾上訪問題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有力保證,是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鮮明特征。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穩定是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隨著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國企職工集體上訪呈上升之勢,直接影響企業和社會穩定。國企尤其是老的建筑施工企業職工集體上訪已經成為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一種突出反映,是國有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當前,職工、家屬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維護自身權益的要求、對企業解決問題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這些問題大都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表面上看是信訪問題,其實卻是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綜合反映。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從業者在工作中開拓創新,創造性的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當前,國有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經營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日益深化,農民工、勞務派遣人員等職工群體大量涌現,職工隊伍結構呈現出新變化新特點,職工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趨勢明顯。
企業要謀求持續發展就要適應時代方向,就得妥善解決這些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工作的重點在于適用社會的發展變化,以變應變,積極主動的創新信訪工作。必須適應人的需要,入情入理,才能有針對性;必須摸準職工的思想“脈搏”,才能“對癥下藥”。
既然信訪工作的對象是人,那么就要了解人,只有體察人情,才能善與人交。做好群眾上訪工作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必須切實弄清群眾的心理活動狀況,找準思想問題的癥結,然后才能辯證論治。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信訪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國有企業信訪工作在黨和國家的政治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國有企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 信訪工作是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解決好群眾上訪問題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有力保證,是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鮮明特征。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信訪工作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提高干部職工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保證和服務企業改革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群眾信訪工作,既堅持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維護了企業廣大干部職工的切身利益,又能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對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確保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信訪工作是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信訪工作是必要和緊迫的。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國有企業信訪工作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如工作覆蓋不到位、工作體制機制不順、工作方式方法簡單、陣地設施建設不足、人員保障不力、隊伍素質有待提高等,特別是一些地方和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忽視、削弱信訪工作的現象。這就迫切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國有企業黨組織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信訪工作的必要性緊迫性,進一步增強做好國有企業信訪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認真負責的精神做好信訪工作,為推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信訪工作對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應當突出抓好以下幾個重點方面的工作:
一、改變以往的被動接訪為主動走訪,信訪工作人員要深入到廣大的職工群眾中去開展經常性思想教育、 經常性學習、經常性談心溝通、經常性激勵引導、經常性開展企業文化活動。要認真聽取來訪群眾的訴求,心平氣和地聽來訪群眾說出心里話,道出煩心事,講出真想法。細心解答來訪群眾提出的問題,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真心誠意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帶著責任和感情做工作,努力使來訪群眾的合理訴求得到解決,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要妥善處理集體上訪,注意通過說服教育,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
二、注重針對性,力戒盲目式。信訪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具體來講就是研究人、教育人、團結人、激勵人。面對企業發展給信訪工作帶來日趨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力戒“一人上訪, 眾人圍堵”的錯誤工作方式,要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單位、不同對象,注重針對性,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堅持防范在先,變 “救火”為“防火”。對信訪工作中各種傾向性、苗頭性問題,要本著主動抓、抓主動的思路,在抓早、抓小、抓實上下功夫。
三、堅持強化教育,變“弱化”為“強化”。一個時期以來,信訪工作較以前有所弱化,為此,有必要開展“四增強”主題活動, 即抓班子,樹桿竿,增強凝聚力;抓隊伍,聚人心,增強原動力;抓機制,重落實,增強執行力;抓開拓,重提高,增強創新力。達到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目的,這樣做才能增加職工認同感,提升滿意度。
四、注重滲透性,力戒灌輸式 一是改“先入為主”為“換位思考”,以真誠感化上訪人員。要通過交心談心、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開展調查,充分了解上訪人員想什么、做什么、盼什么,全面及時掌握其思想脈搏。站在上訪人員的角度換位思考,以包容的心態看待政工人員的缺點和不足,幫助他們深入剖析,尋根源、找癥結;對他們的行為方式,或鼓勵、或支持、或引導、或糾正,有針對性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憑主觀意愿和判斷輕易結論,動輒批評或指責。二是改“居高臨下”為“平等交流”,尊重善待上訪人員。領導要努力成為上訪人員的知心朋友。這既是對領導者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確定位,也是對群眾信訪工作方式的新要求。
五、注重靈活性,力戒僵化式。上訪人員生活經歷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崗位不同, 思維方式、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思想呈現出多元性。因此,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講原則性、又講靈活性。
六、注重組織建設,建立健全企業信訪體系,完善企業信訪制度。具體來說就是要企業主要領導主管,部門負責人參與,分工負責,黨、政、工、團、青、婦、居委會共同參加、協調共管,信息暢通、共享。
結合當前企業信訪工作的實際,解決當前群眾信訪事件中應:①堅持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結、宜快不宜慢、宜緩不宜激的原則,講究策略,注意方式,正確做好上訪事件現場處理工作。②堅持依規管理、分級控制的原則。嚴格按照《信訪條例》的有關規定,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預警、控制進行管理和處置,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態發展。③堅持快速反應、科學應對的原則。建立總公司的預警和處置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一旦出現突發事件,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及時應對。④堅持內緊外松、內外有別的原則。對內要及時做好正面教育疏導工作,盡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對外要嚴格控制宣傳報道范圍,統一宣傳口徑,以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