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經濟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世間萬物推陳出新,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我國緊隨時代步伐,做出了巨大的改革,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國的素質教育改革正在奏響新的篇章。“國家強則體育興,體育興則國家強”。然而,作為如此強大中國的一名農村中學體育教師我卻深感困惑,為什么我們農村中小學校的體育教育發展如此緩慢和落后呢?面對學生愛好體育又不愿意上體育課,面對很多好的苗子不能培養成才,面對《體育與健康》學科和教師在他人眼里的看法不能徹底的改變,只能心感惆悵和焦慮?!扼w育與健康》不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分子”嗎?作為基層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從以下幾點談一些自己淺薄的看法,希望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正。
一、教師是農村《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1.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與工作態度是最關鍵的問題
教師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修養。有些教師的“道德”水平偏低,當然這畢竟是極少數,但就是因為這少數人而耽誤了很多孩子的健康成長啊!出工不出力,干事不動腦,得過且過,拈輕怕重,只看到自身利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現象較為普遍,如果干多干少一個樣,工資報酬一樣多,那么就不存在競爭上崗和“能者上,庸者下”的干事機制,教育也就無從發展,所以,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關鍵,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是干好工作最基本的條件。
2.教師的業務水平與創新能力的提高是干好工作的有力保障
當前的教育形勢對教師的業務水平與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憑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知識與技能已經不能應對現在的教育現實,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努力改革創新、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適應這種新的現狀。工作后有些教師不注意加強鍛煉和學習,不注意提高自己的體能和技能,根本不具備一個體育教師的體質要求,再加上在當學生時就學藝不精,技術掌握不全面,有的技術和知識根本就掌握不了,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與發展。所以,教師必須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技能、提高業務水平的基礎上改革創新,創造當地適應的項目與教學方法,要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環境、傳統文化創編活動項目,并納入課堂、填補課堂空白,以便更好地發展和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3.教師落后的教育觀念嚴重制約了農村《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
現在有很多教師思想觀念十分落后,不能與時俱進,不注意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仍然被一些陳舊的東西纏繞的嚴嚴實實,嚴重制約了農村教育發展。這種落后的、庸俗的教育觀念必須及時改正,形成一種“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危機意識,建立一種對教育、對孩子盡職盡責的新型教育觀念,努力創新、改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意識,改變那種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唯命是從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靠近老師,老師又要貼近學生,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要注意動腦創新有利于教學的新模式,不能不假思索地搞“拿來主義”,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發展。但要做好這些,首先必須改掉這種落后的教育觀念才行。
二、學校相關配備、完善的評價機制和領導支持是農村體育教育發展的助推器
1.場地與器材問題嚴重制約教學的發展
大多數農村學校場地器材不足,也是老師上課最頭痛的一件事,我校是200米田徑場地,平時幾個班一塊上課,沒有充足的器材使用,學生很難愉快地活動起來,有時班級之間、老師之間還會為此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當然,多數農村學校沒有標準的操場,有的不夠大、有的不夠平整,特別是大風時塵土飛揚,體育老師在大風季節甚至每天都要洗一次頭,剛穿上的干凈衣服很快就臟了。因為大多數操場不封閉,且靠近交通道路,有的行人為了走近路,在上課期間經常有很多行人在操場上經過,有的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甚是危險;因為籃、足球場地少,導致很多愛好籃、足球的學生不能充分練習而影響課堂效率。有的學校健身器材設施配備也不全或沒有,學生在課余時間不利于開展活動,不利于“終身體育”的培養,更不利于教學的開展。
2.學校要對體育教師及其工作進行正確評價與認識
評價機制的合理性是影響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學校應建立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做到賞罰分明,不搞“大鍋飯”,更好地調動老師的積極性,避免應付,得過且過,干多干少一個樣。有的學校和老師認為《體育與健康》課太好上了,不就是玩一玩嗎?我認為此言差矣,要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不光要有全面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技能,愛崗敬業的高尚師德修養,還要面對場地與器材的不足,還要面對冬季的嚴寒、夏季的炎熱,還要面對大風沙塵,這些是誰又能想到的呢?不能因為個別現象就否定所有體育教師,“隔行如隔山”,想上好任何一科都不容易,其他課不也具有很強的伸縮性嗎,關鍵是什么樣的態度。我希望社會各方面能關心、重視學生的身體,重視國家教育方針,正確看待《體育與健康》課程,《體育與健康》教師太需要支持了。
3.學校領導支持、同事之間的默契至關重要
學校領導的支持可以帶給教師信心和力量,可以讓教師克服困難,讓教師找到價值感,是激情的催化劑,就好像戰場上指揮向前的旗幟。勝利的旗幟后面要有一支勇敢的團隊才行,“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獨木難成林”,我們不能一個干、一個看,應該大伙的事情一起干,團結才有力量,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思想素質、培養寬廣的胸懷,教育是大事,不應拘小節。
三、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學生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十分重要,特別是對正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尤為重要。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觀念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外出打工掙錢的,動不動就發表“讀書無用論”“唯錢論”,認為現在讀書沒有什么出路,即使考上大學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還不如趁早外出打工的好;有的即便是贊成孩子上學讀書,也不愿意讓他參加體育活動,導致很多優秀的體育人才夭折在搖籃里,一些身體素質很好的人才得不到培養就提前走上了“發財”之路。所以,我認為廣大群眾思想觀念的改變、社會各方面好的影響是督促和保障孩子全面發展,順利開展素質教育、發展體育教育的主要環節。
國家應加大敦促和宣傳力度,輿論的力量不能低估,措施的保障更是關鍵。雖然國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大很多的人力、物力,但仍有太多細節問題,希望通過宣傳影響家長的看法,真正讓素質教育春風吹遍每個角落,有時老師付出的血汗很多,卻事倍功半;學校的力量畢竟是薄弱的,只有全社會的關注,才能讓素質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只有社會各方面合力推動我們的素質教育前進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以上只是本人粗淺的認識,不當不妥之處,敬請廣大專家領導批評指正?!笆陿淠?,百年樹人”,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出現一些困難和矛盾是必然的,只要我們全社會齊心協力,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努力干好本職工作,相信我們的農村中小學教育不久便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br/> ?。ㄗ髡邌挝?山東省陽信縣洋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