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進雛雞成活
有試驗表明,最初幾周齡內(nèi),雛雞維生素C合成率低,到15日齡每天內(nèi)源合成維生素C低于3毫克;30日齡時,每天在腎臟合成維生素C 15~20毫克;隨日齡增長,血漿維生素C含量增加,到49日齡每毫升血漿中維生素C含量與初生雛雞相比超過1倍,故在雛雞飼料中添加適量維生素C,可使雛雞生長均勻,減少僵雞出現(xiàn),提高成活率。
2.促進肉雛雞生長
實踐證明,在正常溫度下,添加維生素C也可使肉仔雞后期有較高的生長性能。在熱應激條件下,添飼維生素C后雞表現(xiàn)出較快的生長速度,且死亡率由22%下降到7.3%。在高溫季節(jié),處于高溫濕熱應激下的肉雞,自身產(chǎn)生的所有熱量的散發(fā)需要消耗維生素C,故雞的體重會下降。如果在每公斤肉用雞飼料中添加1.5~2.0克維生素C,就可補充熱應激所引起的維生素C損失,從而提高飼料的轉(zhuǎn)化率,使肉雞增重明顯提高。
3.提高產(chǎn)蛋率
高溫季節(jié)在雞日糧中添加維生素C 0.02%,5周內(nèi)試驗組產(chǎn)蛋率比對照組高11.02%。當氣溫在32℃時,每公斤雞飼料中添加60毫克維生素C,10周內(nèi)產(chǎn)蛋率提高12.60%;氣溫35℃時,每公斤日糧中添加44毫克維生素C,20周內(nèi)產(chǎn)蛋率可提高11.23%。
4.提高種雞繁殖性能
添加維生素C對提高種雞繁殖性能有很好的作用。試驗證明,肉種雞整個產(chǎn)蛋期(27~64周齡),在正常舍溫飼養(yǎng)條件下,添加維生素C能明顯提高產(chǎn)蛋率,而且對雞蛋殼品質(zhì)、種蛋受精率、孵化率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5.改善蛋殼品質(zhì)
因維生素C可促進骨中礦物質(zhì)代謝、增加血漿鈣濃度,特別是在熱應激時,在每公斤蛋雞日糧中添加44毫克維生素C,就可防止雞體溫上升,避免蛋殼質(zhì)量下降;添加量增加到每公斤蛋雞日糧200~400毫克時,有利于維持和提高蛋雞產(chǎn)蛋量和蛋殼品質(zhì)。
6.增強免疫力
在雛雞和肉用仔雞的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 220毫克/公斤,可提高雞的增重速度和成活率,降低雞腿病的發(fā)生率,增強雛雞的免疫應答。雞群免疫接種前后,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 150毫克/公斤,可增強免疫效果。在每公斤飼料或飲水中添加220毫克維生素C,可刺激雞的免疫系統(tǒng),增強抵抗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大腸桿菌病的能力。
7.提高抵抗應激能力
養(yǎng)雞有很多應激因素,如高溫、高濕、突然斷料、停水、免疫接種、疾病、營養(yǎng)失衡、換羽、斷喙、噪音、停電、光照過強、高密度飼養(yǎng)、轉(zhuǎn)舍、舍內(nèi)氨氣污染等。維生素C具有良好的抗應激作用,在熱應激時添加維生素C,能明顯抑制雞體溫上升、提高采食量,降低血液中皮質(zhì)酮的濃度,增加骨骼中鈣的濃度,從而減少熱應激對機體的影響。在小雞斷喙前1~2天先喂給維生素C和維生素K,可減輕斷喙應激,使凝血加快,加速傷口愈合;在雛雞轉(zhuǎn)舍、轉(zhuǎn)群前2天喂給維生素C和土霉素,可增強雞的抗應激能力,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死亡損失,還可提高雞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使雞成活率提高,損失減少。
8.防治疾病
維生素C除用于防治維生素C缺乏癥外,在防治傳染病時,還可提高機體對疫苗和藥物的應答效果,加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縮短病程,減少死亡。在防治腸道寄生蟲病時輔以維生素C,可以強化藥物的驅(qū)蟲效果和機體對抗寄生蟲藥物的耐受性,從而使機體恢復較快。在砷、汞、鉛和其些化學藥物中毒時,維生素C可提高解毒能力。在飼料中拌適量的維生素C,可減少或制止雞的啄癖和加快傷口愈合。在發(fā)生減蛋綜合征的雞群中,以飲水方式喂服維生素C每羽240毫克,連續(xù)喂服4日,1周后重復使用,以每羽150毫克的劑量再連服4日,結果雞會迅速康復,產(chǎn)蛋也同時恢復正常。
9.注意維生素C的添加量
在產(chǎn)蛋雞飼料中添加100~200毫克/公斤的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