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眉山市九里鎮汪家村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飴糖村”多年來,一些村民不僅利用傳統手工藝制作飴糖養家糊口,更重要的是,他們將糖渣變廢為寶用作豬飼料,家家用來養豬,取得了不菲的收益,從而發家致富。
光賣飴糖,賺頭不大
汪家村制作的傳統飴糖小吃叫“叮叮糖”,其主料是大米和麥芽,村民們通常去市場購買碎米和小麥,然后要經過發芽、蒸煮、發酵、熬制、拉扯等多道工序方能完成。一般25公斤大米,加2.5~3公斤麥芽,再加25公斤熱水,可以制作18公斤左右飴糖。多年來,汪家村村民們生產的飴糖大都批發給峨眉、樂山周邊的糖果加工廠作為生產原料,小部分自己零售或供應給小販。近兩年,飴糖的批發價為6~7元/公斤,零售價為10~12元/公斤,除去成本,50公斤大米最多能賺20多元,生意好時,每戶每月制糖純收入也只有一兩千元。
糖渣喂肥豬,節省飼料大增收
既然制作飴糖的賺頭不大,村民們為什么依然年復一年樂此不彼地制作飴糖呢?原來,制作飴糖的下腳料糖渣是喂豬的好飼料,用糖渣喂豬可大大節約養豬的飼料成本。因此,汪家村的飴糖生產戶都養豬,而且都是適度規模養殖,每戶平均年出欄100余頭??磥恚白砦讨獠辉诰啤保窃关i致富才是他們的追求
汪家村的汪貴福家利用糖渣養豬,年出欄100多頭,每出欄1頭豬,可節約飼料費600元、在豬價低迷的時候,別人養豬虧本,汪家村的村民卻能小有盈利,每頭豬至少凈賺300元。光賣飴糖就可養家糊口,而用糖渣喂豬,節約了養殖成本,降低了養豬的風險,汪家村的制糖人都靠養豬致富。
“飴糖村”農民利用制作飴糖的下腳料糖渣來喂養肥豬,他們的致富經驗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但他們因地制宜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卻值得借鑒。
(四川
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