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套“幫賣”模式,適用于一切二手貨買賣,不光是二手車。
今年35歲的王劍因為事業(yè)上獲得了升遷,希望將一輛車齡5年的桑塔納3000,換成一部50萬元左右的高檔座駕。他的心理售價是8萬元。
最初,他通過4S店或舊車代理商賣車,但議價強勢的對手給出的價格,總不能達到他的要求。
后來,在朋友介紹下,王劍聯(lián)系到開新?lián)Q車。經(jīng)過專業(yè)評估和競價機制,不到一周,他就以9.35萬元的高價將舊車脫手,比個人估價還高出了1萬多元。
“方便快捷的二手車交易流程,公開競拍給予的公平估價,這便是開新的優(yōu)勢?!遍_新?lián)Q車CEO林哲介紹說。
在中國的大城市里,買車非常方便,并且能夠享受到非常周到的服務。但賣車幾乎只有兩個渠道可供車主選擇,把車賣給4S店或黃牛。這兩個渠道都有同一個問題,就是定價權掌握在買車的人手上。
說到底,盡管車子的所有權屬于車主,但4S店和黃牛比他們更了解一輛汽車,也更了解這輛車最終大概能以什么樣的價位售出。不管準備功課做得多么充分,經(jīng)過多次詢價,賣過二手車的人仍會有一種感覺——自己賣虧了。
要讓二手車賣得物有所值,最好的辦法是由最多數(shù)量的買者,在一個公共的開放的平臺上,根據(jù)客觀評估的車況,各自報出自己的價位。如果能夠有這樣一個平臺,賣者就不必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四處詢價了。
2007年下半年,林哲開始籌備開新?lián)Q車公司。第一步是培訓一批精通車況評估的員工,制定一套完善的車況描述標準。當評估員把這輛車的信息提交到開新的網(wǎng)絡平臺上之后,簽約經(jīng)銷商就能夠在手持終端看到這輛車,然后在每天數(shù)場的網(wǎng)絡拍賣會上展開競拍。
這一整套過程,林哲稱之為“幫賣”——專業(yè)評估和競價機制可以最大限度地讓車主感覺自己的車“賣得值”。 開新的收益是從每筆交易中按比例收取手續(xù)費。而賣主和買主都可以享受到的另一個好處是,開新將為二手車的質(zhì)量和交割提供擔保。如果貨不對板,或者車的來源有問題(比如出現(xiàn)了盜搶車),開新負責賠償。
2009年上半年,開新正式開業(yè),最初每月交易量只有可憐的30多輛。如何打開市場的堅冰?
除了廣告之外,林哲深知,作為服務性第三方,首先要做的便是取得售車客戶的信任,從細節(jié)入手,令客戶充分參與到競拍的每一個過程,提供每一個細節(jié)的保障。
另外,開新在成交審核時極為嚴謹,不僅認真核對車況,還會對相關手續(xù)做仔細核查。一旦出現(xiàn)與競拍條件不符的情況,開新會拿出一套與商戶、客戶的三方協(xié)調(diào)機制,決定調(diào)價成交還是重拍。如果專程來收車的商戶由于上述原因未能成交,開新將向其支付信用補償金,這一系列的安排盡管并不復雜,但卻足以體現(xiàn)開新誠信的態(tài)度。
如今,開新打出的“誠信牌” 效果極佳——從兩年前的每月30多輛車上升到每月800輛。林哲預計,年底這個數(shù)字可以達到2000多輛——即使達到這個目標,開新的交易量也只占上海二手車交易總量的八分之一。
到現(xiàn)在為止,開新50%以上的運營成本都花費在廣告上。廣告和交易量之間的關系如此明顯,所以,很多人順理成章地催促他投放更多的廣告,開更多門店,招聘更多員工。
但林哲并不急著擴大規(guī)模。他認為,最主要的工作是培養(yǎng)員工,保證交易量增長的同時服務水準不會下降。
在開新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中,最有借鑒價值的是:從理論上說,這套有擔保的評估和競價模式適用于一切二手貨買賣,不光是二手車。
編 輯 胡 茜
E-mail:mengdanh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