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一般常規采脂法可分為下降式采脂法和上升式采脂法,馬尾松開始采脂的最小胸徑在18厘米,濕地松開始采脂的最小胸徑在14厘米。
1.下降式采脂法:在松樹樹干開割的割面上,第一對側溝在頂部開割后,以后各次依序由上往下開割側溝,在不同時期的新割面均處于舊割面之下,有些地方也稱此法為“Y”形采脂法。割面高度根據采脂年限確定,新采脂的松樹,割面位置第一年不得低于2.2米。
長期采脂的松樹,每年均應緊接上年度割面的正下方配置新割面,逐年向下,直割到下緣離地面20厘米為止,樹干直徑很大的松樹,割完一面還可按同法在樹干另一面繼續采割松脂,整個采脂總長度不應超過4.5米。在一個割面的寬度大于40厘米時,應配置為2個或2個以上的割面,并列的兩割面帶應對正成縱帶,并留出不少于10厘米的營養帶。
2.上升式采脂法:開割第一對側溝的技術要求與下降式采脂法大致相同,它只是不開中溝,其側溝也呈“V”字型,側溝夾角較小,一般為60°,便于松脂下流。以后開割的側溝都在前一對側溝的上方,割面是由下而上,一個個向樹干的上部延伸。側溝間留有不帶樹皮的“小魚骨”,步距較下降式采脂法稍大些。割溝時由割面邊緣向割面中部開割,開溝比較容易。有些地方稱這種方法為“V”形采脂法。
以上兩種采脂方法各有特點,下降式采脂法松脂沿中溝迅速下流,不會流散在整個割面上,因此,松脂中松節油的含量較高,質量較好,收脂工人的勞動生產率較高,不需要每次刮去凝固在整個割面上的松脂。上升式采脂法,松脂溢流整個割面,且停留在割面的時間較長,松節油揮發量大,脂質較差。上升式采脂法松脂產量較下降式開始較低,但隨著采脂年限的增加,產量逐漸提高,后期可趕上或超過使用下降式采脂法的產量。
也有些地方采用復合式采脂法獲得了高產,即在采脂旺季采用上升式采脂法采脂,在秋后用下降式采脂法采脂。江西省一般采用下降式采脂法。
(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總站 姜曉裝 秦愛文 郵編:3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