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養殖成本低,投資少、效益高,是一項適合廣大農村創業致富的好項目。但是,有相當部分養殖戶往往沒有掌握必要的養殖防疫知識,在養殖過程中常發生野兔脹氣病,嚴重影響了野兔的成活率,養殖效益因此大受影響。現將野兔脹氣病防治經驗介紹如下:
野兔腹部脹氣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寒冷潮濕的冬春季節或炎熱的夏季較為常見,發病多為2~4月齡的野兔。
一、病因:該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場地潮濕,導致野兔受冷受涼,引起腹瀉、腹脹;或采食含過多水分的飼料、霉變飼料以及飼料突然變化而引起;在炎熱夏季則常因飲水不足、組織發炎發熱并發便秘引發脹氣;也可因飲水過量導致電解質平衡失調,從而引起腹脹。
二、癥狀:野兔絕食,腹部突然脹大如鼓,內有大量氣體,精神不安,有時呻吟,或蹲伏不動,呼吸困難,口吐泡沫。一般病情持續2~3天,急性的幾小時內死亡。
剖檢癥狀:可見胃腸鼓脹,壓迫心肺;或胃腸穿孔引發急性腹膜炎而死亡。
三、防治方法:癥狀輕的患兔,可先用以下方法處理:
(1)口服ORS(即口服補液鹽)或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
(2)飼料中常加入大蒜素(或甜菜堿),以增加腸胃道的抗病力和蠕動力。
(3)氟哌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