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地處大巴山腹地,全縣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崇山峻嶺包圍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亞洲最大的溶洞。過去的通江縣山高路險,交通不便,嚴重地阻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曾多年人均年收入僅有600元,百姓沒有平整的耕地,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
范申華,2008年任中共通江縣縣委書記。他善于逆向思維,高山大壑在他的眼里卻是發展的資源。通江縣平均海拔1000多米,森林覆蓋率62%,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發展茶葉、食用菌產業有著天然的優勢。范申華規劃出食用菌、茶葉、畜牧等幾大發展產業,從修路開始,一步一步艱難地帶領農民致富。
“要想富先修路”。在解決交通不便這個嚴重的問題上,范申華給縣里的部分干部下了“死命令”,每個干部負責修一段路,在規定的時間內修不好路,不準下山。路為產業修,一條條路修好之后,通江縣才真正向外界敞開了自家的大門,銀耳、馬鈴薯、羅村茶等特色農產品真正有了自己的市場。
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通江縣“百畝銀耳種植大戶”、黑木耳種植大戶比比皆是,就連放暑假的學生們,一個月的假期在山上采摘野生菌,都能賺上2000多元。通江縣已成為全省食用菌生產大縣和優質菌種供應基地,實現年產值20億元。茶園面積達到1萬多公頃,年產值超過10億元。通江縣政府還打造出空山黃牛、巴山土雞等品牌,構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年產值突破35億元。
范申華對通江縣未來的發展定位是:建設成為全國的扶貧連片開發試點區和川東北的綠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