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家畜皮膚表層的炎癥,各種家畜于夏秋多雨潮濕季節皆易發生。在高溫潮濕環境中,家畜在皮膚代謝產物和灰塵刺激下,或剪毛后的羊只,在炎熱天氣日光直射下,常引起皮膚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充血,通透性增高,漿液滲出,形成紅斑性濕疹;由于炎性刺激,皮膚乳頭層發生漿液和細胞浸潤,乳頭腫脹,形成小結節,突出皮膚的表面,稱丘疹性濕疹;由于組織液向角質層流動,以及炎性滲出液增多,在表層下大量蓄積,形成水泡性濕疹;當化膿菌和大量的白細胞進入水泡內時,發生化膿,而形成膿皰性濕疹;膿皰破裂后,呈現鮮紅糜爛面,組織液自糜爛面上滲出,并逐漸干燥凝固,而形成結痂濕疹。
各種家畜濕疹發生的部位不同。馬、騾、驢常發生在四肢關節以下或頸、背和尾根部,也有發生在頭部和腹下的。牛常發生在后肢內側、頸部、乳房和會陰等部位。羊常發生在背、腰部。豬全身各部均可發生。患畜常有癢感和摩擦現象,有的病畜甚至出現體溫升高。由于發癢不安和發熱消耗營養,病畜逐漸消瘦、貧血,對育肥影響極大。
防治方法:(1)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皮膚清潔。(2)用3%硼酸水洗刷患部后,再用滑石粉5克,塞洛仿1克,混合后撒在患處。(3)用2%明礬液洗刷患部,然后用氧化鋅、滑石粉和淀粉等量混合后撒在患處。(4)用0.1%高錳酸鉀液洗刷患部,然后涂搽清涼軟膏。(5)內服水合氯醛,馬、騾、驢和牛用20克,豬和羊用4克,每天1次,連用3天。(6)苦參40克,石膏35克,生地30克,知母、當歸各25克,防風、荊芥各20克,蒼術、牛子、胡麻仁、木通各15克,甘草10克。共研為末,用開水沖,候溫一次灌服。 (吉林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