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情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的。帶有情境性的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重要作用。小學生的情感豐富,可以通過語言、表情、動作、乃至音樂、圖畫等喚起學生的情感,引導入境。近幾年來,我在語文教學方面注重運用學生情感規律,從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入手,從讀中悟,在悟中讀,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設境激趣
《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文情并茂,情真感人。由于學生對課文所反映的特殊時代背景很陌生,對課文設定的大悲大痛的情感基調沒有生活體驗。如何把學生帶入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在教學前,先放一段哀樂,然后教師在低沉哀婉的樂聲中介紹課文的背景。“1976年1月8日,北京刮著刺骨的寒風,它掃過大地,卷過長空,搖撼著樹木,掀動著江河,抖動著電線,發出一陣陣悲戚的嗚咽聲。一道電波傳向世界,向人民宣告了一個震天動地的不幸消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周恩來同志停止了心跳。”悲戚的哀樂聲和沉痛的解說詞,創設出了特定的氛圍,學生有了感情的體驗,在讀中感悟,通過反復練讀,從讀中品味作者感情,悲其所悲,哀其所哀,與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為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
二、以圖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絕大部分課文配有主題鮮明的插圖,有的還配有教學掛圖、教學投影片和錄像,它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很好先導。如在教《翠鳥》一課時,我先隨手畫了在河面上隨風搖曳的青翠蘆葦,然后把一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的紙翠鳥沾在葦稈上,隨之板書課題。這激起了學生極大的閱讀欲望,他們在昂揚的精神狀態下去探求翠鳥的外形美、動態美。
《挑山工》一文是含蓄的借助“畫”來抒發作者的情感的,在板書課題后,我借助課文“預習”導語:我們游覽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這是作者在登泰山后,一位挑山工給他留下的印象。隨之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著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你想知道圖中的挑山工是怎么登山的嗎?色彩鮮明的圖畫激發了學生對挑山工的感情認識,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設問激趣
在教學中,我圍繞“讀”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這是引導學生讀書的最常用的方法。這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僅要抓住課文的重點,還要求設計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學生能通過讀書比較容易地找到答案。如《珍貴的教科書》一課,我設計了如下的問題。(1)課文圍繞“教科書”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2)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3)還有什么地方比教科書更“珍貴”的?
這樣使他們口誦心惟,讀有所悟,讀有所得,真正嘗到讀的甜頭,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全神貫注的讀書習慣。
四、樂中激趣
音樂有著無窮的魅力。把音樂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它很容易使學生入情入境。在小學教材中有很多帶有抒情性的課文,教師可根據不同的體裁,適當的配以音樂,也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如在教《荷花》一課時,把一副色彩艷麗的荷花圖掛出來讓學生欣賞,與此同時,打開錄音機,播放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歡快、優美的旋律,使學生頓時進入情境,情緒高漲,喚起了學生朗讀的興趣,他們急切地帶著老師設計的問題邊讀邊思。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很多的課文配有朗讀磁帶,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有利于誘發學生的閱讀情趣,使他們邊聽邊讀邊悟,為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五、品賞激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情感依賴認識,也反作用于認識。”我在教學中常常通過比讀、品讀、賞讀等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一般把這一過程放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讓學生在悟中讀,通過實踐體驗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這是以前教師常常忽視了的環節。由于學生的朗讀水平是有差異的,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我不要求他們讀整篇課文,可一節,也可讀一節中的幾句話或一句話,采用“我來讀讀×節”或“我來讀×節中第×句”。對于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我讓他們在讀前不僅要先說說哪些地方用什么語氣讀,哪些地方語速慢,什么地方讀快,什么地方讀重些,什么地方聲音放低一些,而且還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讀后讓大家評議。在評價他們的朗讀時,盡量肯定優點,少找缺點。久而久之,學生不但能在讀好一句話、幾句話、幾段話的基礎上讀好一篇文章,而且能讀出了味道,讀出了感情,讀出了方法,讀出了道理,也使他們逐漸養成了想讀、會讀、愛讀的好習慣。
總之,“讀”是語文學科的特點之一,是理解課文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手段,是傳統的語文教學經驗的總結和發展,它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方法還很多,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把“讀”放在首位。“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要充分發揮讀識字、理解、陶冶情操、增強語感、積累詞匯的作用,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的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涇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