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非常講究思考的課程,邏輯性很強,所以,總會讓人產生錯覺。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或全班為單位經常開展一些討論,不但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實踐證明,合理有效的討論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學生通過討論、爭辯、思索,掌握的知識會更深刻、更準確,對問題的思考會更全面,對結論的表達會更系統、條理。
討論與講授不同,討論是雙向的。如果說講授是向學生傳遞信息,那么討論則是讓學生積極從事學習,并允許學生提出疑問,進行探究、做出反應。由于學生在準備討論時,沒有現成的思路可循,必須獨立思考、歸納、分析、表達,所以討論時,往往容易走題、漫無目的、雜亂無章。針對討論的這一特點,我認為要想充分發揮討論的功能和作用,確實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先對討論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一、教師對討論目標的定位,既要避免過于抽象,又要難易適度
組織討論時,要明確什么是重點、要解決哪些難點、要掌握哪些知識、提高哪些能力等等??傊?,教師必須胸有成竹。只有明確了討論的目標,才能設計出好的論題、選擇正確的討論方法;才能從實際出發,兼顧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控制討論過程;才能做到既激發了學生研究問題的興趣,又收到啟發誘導、舉一反三的效果。反之,不僅會降低討論的質量和效果,甚至會窒息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泯滅他們思維的火花。
二、啟發與誘導相結合
從提出問題到討論問題的全過程,教師的作用大多是適時調控、巧妙誘導。一方面要使討論題富于啟發性,來激起學生探討的興趣;另一方面,當討論展開以后,教師要仔細傾聽學生的各種見解,及時把握時機,對學生進行“誘”和“導”。防止學生提出的問題之間聯系不緊、跨度過大,脫離了學生認識問題的規律,不利于討論的進行和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靈活引導學生圍繞討論的主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逐漸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更高的層次,逼近核心問題,發現有價值的東西。
三、在討論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他們成功的享受,愉快的體驗。
四、在課堂討論中要使每個學生能夠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教師必須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討論氛圍。一方面教師應盡量控制自己的情感,避免流露出對學生評價意見的贊賞或反對,盡可能做到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另一方面,教師要及時對學生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結論、錯誤的推論、膚淺的論點進行分析、引導,并予以更正。但是一定要采取合適的方式,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避免扼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是一門永遠帶有遺憾的藝術。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我們應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讓他們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約有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盡快變化,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我們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要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的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討論的全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是保證討論成功,充分發揮討論的優越性,確實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數學,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輕松,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只有真正喜愛數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學高峰上的人,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數學的人。記住,站在峰腳的人是望不到峰頂的。
?。ㄗ髡邌挝?重慶市開縣河堰鎮花木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