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新型復合人才是當今社會急需的人才。如何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問題擺在教師面前,這樣語文課堂合作教學愈發顯現出其重要性。就語文課堂合作的意義,如何實施語文課堂合作教學等方面進行探討。不妥之處,望同仁賜教。
關鍵詞:課堂合作;合理分工;思維激發;學習主人
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本人有意識地進行了課堂“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索,挖掘學生內在的潛力,碰撞其思維的火花,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擁有活潑愉快的情愫、形成開朗樂觀的性格、具有果斷、沉著、勇敢和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
一、語文課堂合作教學的意義
語文合作教學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語文合作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從一個自然人轉為一個社會人,讓這些獨生子女在合作中學會尊重、學會謙讓、學會獨立、學會思考、學會協作。我平時的教學采取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自己去挖掘文本、發現真理、發展能力、思考人生。
語文合作教學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智慧潛力。學生處于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其興趣、情趣大大提高,交流學習體會,學會多維的思維方法。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主動性、開放性、創造性等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均得到了提高。
語文合作教學有利于語文素養的培養。當學生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是進行激烈的爭辯時,學生的腦神經處于最積極的活躍狀態,思維最為敏捷。此時加上教師適當的點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鼓勵他們談出自己的見解,學會主動探索、主動思考,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而且“會學”了。
二、實施課堂合作學習的方法
下面是我在語文課堂上采取小組合作模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合作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隨著學習化社會的到來,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智力的開發者、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者、信息資料的提供者。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哲學觀,始終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
2.合作教學成功的基礎是合理的分組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分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每小組由四五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不定期地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學習討論后,選出一個匯報員,向全班交流展示。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個人和小組協作的能力。
3.合作教學中注重思維激發訓練
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養,進而養成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精心設計導語,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好的課堂導入語的設計,其實就是好的、成功的課堂教學的開始。
(2)精心設計問題。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對問題的設計與提出的目的在于給學生一個范例,使學生明確“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
(3)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合理評價。對學生進行合理公正的評價,就猶如給學生“雪中送炭”,既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創新,使學生從能夠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向能夠獨立探討、提出問題的方向發展。
4.合作教學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就明確了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1)讓學生走上講臺“講”。老師可大膽放手布置學生分小組自學,學生獨立思考后,在課堂上討論,展示時,語言簡練清晰、條理清楚、方法新穎獨特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特別鼓勵。而其他組的同學則要評講“老師”的講課水平,對不足之處,其他同學可及時做出適當補充。
(2)讓學生走上講臺“演”。語文教材選材豐富,讓學生走上講臺去“演”,以“演”促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走上講臺,說出自己的見解;要給學生空間,讓學生走上舞臺,演繹語文精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注重學生思維激發的訓練與培養,喚醒學生內在的潛能,激發學生封存的天資,開啟學生關閉的心智,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2]漫談語文素養培養.九畹風來博客.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秣陵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