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以直接興趣為主。通過語言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有“有聲有色、聲形并茂、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 使教學活動情理交融,使學生更準確生動地感知所學知識,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景教學就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一種永遠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創設英語學習的情景。
一、運用形象生動的圖片,創設直觀情景
小學低年級的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對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圖片非常感興趣。這需要教師用大量的時間來制作各種教學圖片。比如,學生認識各種動物時,我就把這些動物制作成頭飾,每次上課時我就自己戴著頭飾走進教室,小朋友們就會用漢語說:“好可愛的小熊貓。”于是我就接著用英語說:“Hello!I am a panda.”接著讓學生一起讀這個動物的單詞,教讀幾遍之后就讓學生自己上來戴起小熊貓的頭飾說:“Hello!I am a panda.”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了,爭著上臺表演。以后學了其他動物就可以讓幾個學生同時戴著頭飾互相問好。比如說:“Hello!I am a rabbit.”“Hello!I am a monkey.”還可以加上平時用的問候語“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另外,還讓學生做各種動物的動作或聲音,讓其他的學生來猜猜是什么動物。這樣,學生不但學得快,還記得牢,也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運用實物作道具,創設對話情景場面
在英語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多說、多練。但是讓低年級的學生反復單調地操練,會變得枯燥乏味,學習效率降低。只有通過具體的表演和反復做游戲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我在教學What color is it?這個句型時,把它和以前的句子連起來組成一組小對話,通過實物作道具來完成。我事先準備好蘋果、梨、香蕉、葡萄、鉛筆、尺子、熊貓(玩具)、汽車(玩具)等裝在一個小紙箱里。然后請一個學生上來,被蒙著眼睛從箱里拿出一件物品,其他同學便問:“What’s this?”他則回答:“It’s a...”若說錯了則繼續猜,直到猜對了同學們又再問他:“What color is it?”然后他再回答:“It’s...”這樣同學們就來興趣了,爭著想來試一試。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交際情景氛圍
有的口語交際課在進行教學時用人或實物體現不出氣氛就需要多媒體制作軟件來幫助完成課堂教學。例如,學“Halloween”這一課時,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對萬圣節不了解,學習課文就會有障礙。這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學生看萬圣節的影像,配合神秘的音樂,創設了一個萬圣節的情景,一開始就讓學生進入情景,同時也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逐一學習單詞,a pumpkin,a mask,a vase...通過場景出示,同學們能夠較快地把語音、語義與情景聯系起來了解每句話的含義。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拋開漢語,建立英語思維,記得牢,說得好。等學生掌握了基本句子之后,就可以請幾個學生來表演一個萬圣節的情景。這樣既提高了興趣,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運用體態語,創設活動情景
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活動量大,在教學英語動作的單詞時,我就利用這一特點邊教邊做動作,讓學生也邊說邊跟著我做動作。如:jump,我就跳。run,我就跑。fly,我就做飛的動作。Dance,我就做跳舞的動作。他們學得輕松,我教得也輕松。等學生基本掌握之后,就讓學生上臺表演各種動作,學生對這種活動最感興趣,每個學生都能動起來、說起來,自覺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積極參與面可達100%,學生學得快,掌握得也快。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充分利用“情景教學”這一重要方法擴展教學形式,培養、維持和發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八巨鎮玉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