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提問,不僅起著傳遞反饋信息、檢測教學效果的作用,還能啟發引導學生、培養其創新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們應該更加重視提問的教學功能,進而激發學生研究、探索的主動性,使學生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總結,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但是怎樣的提問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呢?本文對職高數學課堂提問的相關問題做一探討。
一、職高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通過大量聽課、調研,我發現職高數學課堂提問主要有以下問題:
1.重數量輕質量
2.對學生回答的結果缺乏適當的評價
3.自問自答
4.先點名再提問
很多教師在課堂提問中,常常會先叫起某名同學再提問題。這樣,其他的同學便會消極思考,導致了被提問同學緊張,而多數同學松散。
二、職高數學課堂提問應注意的事項
在深入分析職高數學課堂提問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我認為職高數學課堂提問應遵循以下幾點來改善現狀,解決當前問題:
1.樹立正確的提問觀,培育積極、開放、民主的數學課堂提問氛圍
把為學服務作為課堂的出發點,培養學生民主、積極的答問心理,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不要把提問作為一種懲罰的手段,不要把“誰不認真聽課就提問誰”之類的話掛在嘴邊,要建立一個積極、開放、民主的課堂氛圍。
2.有針對性、層次性和系統性
職高學生基礎普遍較差,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問題設計要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小漸大、由偏至全的認知規律,即設臺階,步步引入。
3.適時適度,水到渠成
提問要適時、適度,難易適中,課堂提問的題目一定要斟酌,要提在點上,對重點、難點問題提問時,更應慎重,要緊緊圍繞著重點及如何攻破難點提問題。
提問的次數并不是越多越好,過多過頻的課堂提問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但常常會導致學生隨大流而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問題的盲目性。
此外,要留給學生思維、回答的時間,教師提出問題后,要等待足夠長的時間,不要馬上解決問題或指定學生來回答,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等待一定的時間后再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這樣可以使學生有一定的時間來說明、補充或者修改他們的回答,從而使他們的回答更加系統、完善,而不至于被打斷思路。
4.及時反饋與評價
教師應該認真聽取學生的提問以及回答,對新穎的問題及回答做適當記錄,對學生的疑問、追問要做出明確的回應與解答。學生的回答,不要粗暴、簡單地否定,要中肯地分析、糾正錯誤。對回答正確的同學要做出積極的、適當的評價與鼓勵,但不要經常說“太厲害了”“太聰明了”等,用實事求是的肯定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應該比較迅速地做出教學診斷與評估,并根據教學需要對教學內容、方式等進行適當微調。
5.以學生為本,把課堂“還”給孩子
課堂上,教師不應把學生單純視為被提問的對象,而是當做課堂提問教學活動的主體,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努力思考、踴躍回答,共同評價正誤,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課堂提問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常用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職高更是如此,良好的課堂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更應該重視課堂提問,研究課堂提問,使職高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形式更完善、內容更豐富,使課堂提問的教學功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何乃忠.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3]代蕊華.課堂設計與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陽原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