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翻開高中學生的英語卷面,大多數老師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我們的工作到底哪里出了問題?不說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多高,單看學生的詞匯基本功——單詞拼寫這一項就夠了,凌亂的字體,空白的卷面,千奇百怪的錯誤。如此簡單的題目,我們的學生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如果只是一兩個似乎可以原諒,但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出現這樣的狀況時,教師不禁會感到困惑。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學生卷面的參差不齊反映了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和基本能力不夠。具體表現為:第一,學生的詞匯量少;第二,學生的語法薄弱,很多學生不清楚語法的基本概念,不懂如何劃分句子成分;第三,學生的閱讀量小,質量不夠,致使閱讀速度慢,理解不到位;第四,學生沒有很好的輸出語言的能力,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很難順利進行。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學生的雙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和學習效果。
要改變由弱到強,從一個語言基礎薄弱者到一個優(yōu)秀的語言學習者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以及科學的方法和合理的目標。對學生而言正確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大多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是急于求成。他們認為學習英語就像學習數理化一樣,有了漏洞,用一段時間彌補一下就會解決問題,他們在查補漏洞的方法上也存在問題。在查補漏洞之初,拿出單詞,或語法書,不問青紅皂白地努力起來,短則一個月,長則半年,但是當他們看到大段時間的努力卻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或者說沒有像他們想象中的立竿見影的效果時,他們就會失望、沮喪,斷定在英語學科上自己沒有學習天賦,努力彌補也是浪費時間,從而采取放棄、或聽之任之的消極態(tài)度,從而導致了更大的損失、更多的知識欠缺。遺憾的是,很多學生對語言學科缺少足夠的認識,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看清學習的方向,結果事與愿違。鐘道隆教授講得好:“與其把困難想得少一些不如想得多一些;與其設想得短一些不如設想得長一些。”英語學科屬于技能型的課程,同時又不是簡單的技能疊加,高效率的實踐就越發(fā)重要。
二、語言學習需要實踐語言的環(huán)境
有人說英語教師是“兢兢業(yè)業(yè)工作,辛辛苦苦害人。”這句話雖然有些夸張,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英語教學的困境,反映出我們一些老師在英語教學上還沒有找到卓有成效的方法和途徑。我們要幫助學生成為優(yōu)秀的英語學習者需要什么條件呢?我們知道,無論幼兒學習母語會是成人學習外語,其前提都是要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認知法、交際法、沉默法、自然教學法等教學法都重視語言環(huán)境,重視第二語言的過程研究,側重考慮語言的本質和交際功能。近年來,廣大英語教師也已逐步達成一個共識——從組織教學活動入手,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環(huán)境,讓學生走進英語學習的大舞臺這一學習英語的最有效途徑。
三、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的途徑,走進英語大舞臺
高中英語教材內容廣泛,涉及自然科學、環(huán)境保護、道德與法制、行為規(guī)范、文化教育、文體活動、人際關系、語言學習、職業(yè)名人、旅游、新聞出版、廣告等等話題,為語言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實踐條件。教材的選擇重視學生的興趣和他們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電影、音樂、體育、文學等題材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材中許多鮮活的事,例如主題公園,必定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還有些文章滲透了思想情感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利用廣泛的資源,精心設計,尋找最佳的結合點,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