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省規劃綱要相繼于2010年出臺,為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努力目標。從事職教教學管理需認真學習綱要,把握綱要的精神實質,調整工作思路,重新審視教學管理工作職能,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結合教學工作,創造性地讓綱要的精神和要求成為現實。
關鍵詞:綱要;教學;評價
《國家規劃綱要》指出“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當前,正由擴大辦學規模為主的外延發展向規模、質量、效益協調并重的可持續性發展。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是教學質量提高的保障。
一、從綱要審視學校專業設置和實施教學計劃的科學性
《國家規劃綱要》要求“政府切實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促使職業教育規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學校要研究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教務處、專業部、行業人員共同參與,規范開展工作,確定市場調研的專業,制訂市場調研問題和問卷,總結書寫市場調研報告。根據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展。
加強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根據國家職業資格技能標準和崗位規范,建立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標準和課程標準,形成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實現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培養模式和學制銜接貫通。根據本校實訓基地和師資隊伍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認知特點,組織行業專家及教師認真分析、研究制訂本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計劃安排,審定體現江蘇省課改精神的,適合學校實際的實施性教學計劃。
二、從綱要審視學校教學研究的針
對性
《國家規劃綱要》指出“搭建終生學習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省規劃綱要》提到了“建立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升學制度,拓寬畢業生繼續學習通道”“2011年起試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注冊進入高等職業院學習的制度”。這就要求我們現在就需對本校學生做宣傳和調查工作,對有意愿升入高等職業院校學習的學生強化學習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順利進入高等院校學習。
職業教育的發展應是中高職有層次發展的一個體系,不能把職業教育辦成斷頭教育,我們教學中應研究學生終生教育和發展的需要,處理好就業技能的培養培訓和學習層次提升所需的綜合學習能力培養的關系。“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互通的高中階段學籍管理平臺”的建立,對學校從事該項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需調查研究普通高中生和中職生各自特點,在教學及管理中要揚長避短,選擇適合其特點的教學方法,達到提升人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從綱要審視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完整性
《國家規劃綱要》要求“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吸收企業參加教育質量評估”。《省規劃綱要》也明確指出“定期開展教學質量評估,把畢業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就業質量和用人單位滿意度作為考核職業院校工作的主要指標”。
1.教育質量評價主體要完整。現在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企業參與學校教育質量評估的缺失,教育質量保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職業教育規范發展階段,它需要與質量有關的部門或機構廣泛參與、協調工作,需要包括評估在內的多種手段。
努力創新校企合作思路,特別是研究企業參與學校教育質量評估。學校應積極邀請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參與教育教學、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和確定企業用人標準,共同培養企業員工,促進畢業生在企業內就業。克服“沒有技術的職業學校是空殼,沒有技能的教師是空身”,著力打造一支校企共同組成的雙師隊伍,開展校企雙向兼職。一方面引進行業、企業和社會的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使文化課教師了解專業知識,專業課教師掌握專業技能。要求每位專業教師至少有一個以上穩定的行業或企業聯系點,專業教師每兩年有不少于兩個月的專業實踐時間,每年學校有10%的教師到企業
鍛煉。
2.教育質量評價內容要完整。學校都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技能考核水平,而對畢業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考核比較缺失,質量反饋系統不健全,無法形成修改培養方案的調查依據。學校應建立畢業生跟蹤調查組織,密切與用人單位的聯系。校內考核和校外考核共同進行,形成良性互動。面向企業的現代職業技能培訓體系,要求我們對現行學生評價制度進行反思與改革,既要重視學生的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國家、省規劃綱要為我們指出努力目標和方向,通過學習梳理工作思路,將綱要的發展目標自覺地落實到教學工作中,促進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2]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J].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