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學好高中語文,聽課是關鍵。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不僅是知識,同時還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語文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的不只是每篇課文所要掌握的字詞、文章的主題和寫作特點等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和引導,學會如何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和學習,感悟課文表達的情感,把握課文的主題、學習作者如何布局謀篇。聽課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師的提問旨在培養學生的說讀能力,學生在回答、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再次閱讀課文,然后將相關信息進行整理,表述出來,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果能正確、流暢地表達出來,這無疑也同時提高了寫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在課后的語文學習中無法達到的。真正會學習的人都善于利用課堂時間。
一、課前預習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語文的預習,主要是指學習對有關語文知識或短文的閱讀和思索。要取得較好的預習效果,就要提出明確的預習目標(內容)和采取具體的預習方法。預習目標(內容)應該包括課堂上老師要講授的各方面的內容:讀課文,學字詞,分析課文結構,歸納中心思想,總結寫作特點。
二、利用好語文參考書
大多數同學手中都會有些參考書。在參考書的幫助下,學生很快就能掌握相關內容。但參考書只能教會學生要掌握的知識,但語文學習不能只停留在知識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語文,培養語文能力。有很多家長和老師不大贊成學生過分依賴參考書。其實,只要善于利用參考
書,參考書用好了,對學生的幫助是無法估量的。
把自己設想成老師,把預習當作備課,帶著這種心理運用參考書,學生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不同的老師對課文會有不同的理解,這些在參考書中體現為對課堂教學的設計,在參閱參考書時,可看出,寫參考書的老師在講這篇課文時,先講什么,再講什么,這時,要思考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設計。等到在課堂上聽課時,聽聽老師在講這篇課文時,又是怎樣設計教學環節的,兩位老師有什么不同之處,又有什么共同之處。
同時f31400a6384840a7173486b4b67e9032e7c2ff01fbab9b7e07a7d48470ec84f6在預習時也許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參考書中對課文的分析,有些地方會和參考書所想的一樣,但又存在著不同的見解,如果能向同學借到有不同分析結果的參考書,則更好,不同的見解能讓學生思考,哪種更合理,這個思索過程實際就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許會有很多問題,如果學生的想法和參考書不同,學生就要問自己,為什么會這樣想,參考書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上課時,學生可以帶著問題聽老師怎么講的,這樣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的把握也會更準確,這大大減輕了學生復習時的負擔。
三、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學會聽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有聲語言做信息載體,通過朗讀、提問、分析等多種教學手段,把有關的知識概念傳達給學生;學生則通過對語言信號中的有關信息進行感知、體會、分析、理解以達到對知識概念的識記和掌握。可見,聽課的過程不僅僅是“聽”的過程,還包括聽、看、思、寫的多種行為能力的運動過程。
聽課的目的在于聽懂。聽懂的關鍵在于會聽。
1.學會帶著問題聽課,在聽中求解
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的聽課一般應達到三種作用。第一是完成對預習內容的再認識,從而達到加深印象,加強理解和增強記憶的作用。第二是完成對預習中存疑內容的釋疑,從而達到提高認識,釋疑解惑的作用。第三是完成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把握貫通,從而達到感悟、自得的作用。在這三個層次中,釋疑解惑的層次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2.學會聽重點
一堂課為45分鐘,但老師講課的精華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鐘的講課內容中,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很多,我們要學會抓住聽課的重點。首先要根據課前預習的情況,重點聽自己預習時沒弄懂的部分,爭取通過教師的講解,把疑難點解決。其次,要抓住教師講課內容的重點。要善于抓住教師講課中關鍵的字、詞、句,注意老師如何導人新課,如何小結,抓住老師反復強調的重點內容。
老師曾經也當過學生,他知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同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他深知什么是關鍵,在課堂上會反復強調與講解。老師積多年的教學經驗,非常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在什么地方出錯和如何避免此類差錯。所有這些都是教科書上沒有的,只有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才能領會與掌握。所以對學生來說,認真聽老師講課是學好語文最關鍵的一環。
但是有的學生上課時不用心聽講,結果形成了課上沒學會,回家請家教,業余進補習班的惡性循環。課堂教學的作用是任何家教與補習學校都取代不了的。一個小時不用心聽課,兩個小時家教都補不過來。
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只要一課一課按照老師的要求,課前預習,課后反復朗讀,主要課文熟練到能背誦的地步,就一定能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
(作者單位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