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注重的是筆試功夫,而往往忽略了口語的重要作用。在現代社會中,隨著我國與外國的貿易往來的頻繁,口語也日益突顯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階段英語的學習中就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英語口語的教育,為其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們應該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的英語口語進行強化練習。筆者結合了自己的教學經驗,談了以下幾種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方法。
一、創設適當的語言環境來培養學生的興趣
對于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講,他們缺少學習母語時的那種真實語言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設計、組織英語口語教學中的語境。小學生對教師用英語講課有一種新鮮、好奇感,他們會不時流露出羨慕、欽佩的神情。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教學中運用一些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并且讓學生也盡量避免使用漢語,從而使學生置身于英語的語言環境中。
二、進行課前的日常會話
每次上新課前,先來一下熱身,選擇學過的內容,進行一下檢測和鞏固。如初次見面時的自我介紹。可通過分組對話、教師提問或師生對答等多種方式靈活進行。如教師走下講臺和一名學生握手并說:“Hello! My name is Li Fang,Your name,please?”學生回答:“Hello!My name is Yang Ling.”老師說:“Nice to meet you.”學生答:“Nice to meet you,too.”如此反復練習。這樣做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對開口交流不再懼怕。同時老師要學會做一個好導演,深入研究課本,配置好故事情節,讓同學們用英語去交流,去表揚,并給予打分。
三、利用各種教學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模擬與角色扮演
學生根據對話內容,采用小組形式,分角色扮演。表演的內容可以是課本上的情景對話,或是由課本上的話題拓展的對話,或是自己設計的同一話題情景對話;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由學生改編成人物對話,然后分角色模擬表演。模擬表演的運用,拓寬了課堂教學的視野,使學生將外語學習與社會各方面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彌補了學生不能經常走出課堂到社會上去學習的某些缺陷。
2.小組辯論
辯論多指4人活動,學生就某一話題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組織小組辯論。學生4人一組分別起上自己喜歡的名字,辯論的內容可以是同學們身邊的熟悉話題。學生們首先分組討論,整理自己的觀點,然后分組進行辯論,教學實踐表明,英語課堂小組辯論氣氛十分熱烈、活躍。
3.故事改編
以課本上的故事情節為基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大膽改編故事,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學中同學們思維活躍,想法獨特,暢所欲言,會給出故事的多種結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啟發學生從不同的途徑、角度探討問題。這種上課方式會使學生們感到輕松自如,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發揮。
4.多開展課外興趣活動
進行口語訓練的另一個途徑是開展課外語言交際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為此,我們要根據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建立課外活動小組并加強對課外活動的輔導。像學唱英語歌曲,講英語故事,朗讀比賽,表演話劇,小游戲,猜謎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能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與此同時又增加了學生口語鍛煉的機會。
5.游戲法
對于游戲教學法,同學們樂在其中,這樣的一節課下來不光學到了知識,還愉悅了身心,何樂而不為那?例如,猜一些英語單詞,教師給予這個英語單詞一定的描繪和首字母。教師會問:“What is it?”學生們就會搶著把所描繪的單詞說出來,并用粉筆把所缺單詞的部分寫下來,這樣做不僅僅方便了記憶,還使得記憶的點更深更持久。這樣時間一長,愛講口語就成了一種好的習慣,天長日久你會發現原來我的英語進步的如此之快。
四、合理利用各種教具
英語歌曲、童話故事、多媒體影音不但是學習英語的一種輔助工具,而且它也間接地成了提高了同學們英語水平的工具。再加上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特點都不盡相同,使得這種教學更具有創新性。短短一節課的時間融合了多種教學元素,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同學們的發散思維。如英語歌曲,當優美的旋律想起的時候,同學們都很陶醉,當身邊有人傳唱的時候,同學們就更想把英語學好來去了解歌詞講述的是什么。老師還可以多花費一些心思,例如在同學表演小情景劇的時候讓他們佩戴一些頭飾,環境的布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和文章力提到的一致。這樣會讓同學們更容易進入到角色中去。
(作者單位 常州市戚墅堰東方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