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志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林場,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種子園是用優樹或優良無性系的枝條,或用優良種子培育的苗木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生產具有優良遺傳品質的林木種子的場所。它是林木良種繁育的一種主要形式,是良種種子的生產基地,是林業生產中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建設。建立種子園,可以保持優樹的優良特性,提高林中種子的遺傳品質;使種子生產逐步達到穩產高產,相對矮化樹冠,提高采種工效,便于機械化作業。
常見的種子園種類,依繁殖方式不同,可分為無性系種子園和實生種子園;依親緣關系不同,可分為雜交種子園和產地種子園。
種子園應設在該樹種的自然分布區和發展區內,最好在中心地帶營建,最好選擇透氣及排水良好的、肥力較高的土壤建園,要盡可能地將外源不良花粉的侵染減到最小程度。種子園規模的大小決定于該地區造林任務及種子需要量,以及種子園單位面積的種子產量;此外,還應當考慮滿足今后林業生產的發展及外調任務的需要。一般生產性種子園,一個樹種的種子園面積應在100畝以上,1000畝以下。
種子園必須集約經營,在管理上一定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種子園定植后,要進行成活率的調查。發現缺苗的要及時進行補植及補接。補植的嫁接苗或接穗的來源有以下幾種:
1.1 苗圃或種子園內有事先準備好的嫁接苗時,可從中挖取同一無性系號的植株進行補植。
1.2 有優樹搜集區的單位,也可直接剪取同一無性系號的植株上的接穗,進行補接。
1.3 既無事先準備好的嫁接苗,又沒有優樹搜集區的,就要到原來優樹的地方或種子園內剪取同一無性系號的接穗進行補接。
加強嫁接植株的早期管理,這對嫁接植株樹冠的形成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所以要剪掉砧木上部生長過旺的萌發枝和靠近接穗的一輪側枝的頂梢,以保證接穗生長點所需營養。如砧木側枝生長過密,還可以貼樹干剪掉部分側枝,以后逐漸將砧木上剩余的側枝剪掉,由接穗形成樹冠。
種子園株行距較大,特別是建園初期,林地裸露,為防止水土流失,促使母樹生長,必須做好土壤管理工作。每年要中耕除草,林糧間作或林肥間種。林地間種綠肥作物,有利于母樹的生長和開花結實。同時,種子園還應設置排水系統,最好在栽植前一年完成。丘陵山區,為防止水土流失,可實行水平帶狀整地。
當種子園進入開花結實時期,消耗的營養物質較多,有時影響次年種子產量。種子園的施肥,應按不同發育階段使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如幼齡時期,施肥要有利于樹冠的形成;壯齡時期,結實旺盛,采收量大,要補充母樹每年開花結實所消耗的養分;老齡時期,施肥要與修剪相結合,使種子產量和質量不致降低。費料中,氮是最重要的元素。當花芽的分化時期,如能施一次氮肥,則可刺激成花。施肥量每公頃可多達600公斤,以后每年都在花芽分化以前反復進行,直到認為土壤的營養最適宜大量結實為止。在干旱地區進行灌溉,則能增加肥效,有利于種子的豐產。
為了促進種子豐產和便于采收,要求樹形矮化。實踐證明,對針葉樹過度修剪會減少球果的產量,因而針葉樹基本不進行修剪。
種子園必須保持稀疏,讓所有樹冠都能接受適當的光量。通過子代測定,把遺傳品質低劣的無性系或家系淘汰掉,對開花期過早或過晚者,以及種子產量極低者,也應伐除。
如不及時對種子園進行疏伐,將導致種子產量的顯著減少,甚至在疏伐后的若干年內,種子產量不能回升。
授粉不足會明顯降低種子產量,來自外源污染的花粉,會降低種子的品質。
在一個林分中,為了有效地進行風媒傳粉,需要大量的花粉。松類樹種的實生苗或嫁接苗,往往都先發生雌花,晚幾年后才著生雄花。幼年種子園中,雄花在許多年內一直數量不多,不足以達到自由授粉的目的。輔助授粉的好處是增加種子產量,改良遺傳品質,擴大遺傳基礎和生產雜種種子。種子園結實初期,一般可在優樹搜集區或種子園內采收優良無性系的等量花粉混合,當雌花達到授粉期時,用一簡單的授粉器(最好是超低量噴粉器),噴灑。授粉時要注意天氣狀況和風向,清晨氣流穩定,適宜授粉。1000朵雌球花大約需要6克花粉。為擴大花粉量,花粉可以稀釋。有生命的花粉占10-30%時,尚不影響球果中飽滿種子的數量。稀釋的填充劑,可以用經過高溫殺死的一般花粉,也可用滑石粉。
病蟲害的發生,影響種子園的產量和質量,必須認真做好防治工作。如松毛蟲、落葉松球果花蠅、樟子松球果象鼻蟲和鼠害,以及其它具有毀滅性的病蟲害,要引起重視,及時防治。此外,還要做好火災的防護,防止人畜破壞。
種子園建立的技術檔案的主要內容有:
1、林地調查的資料;
2、總體規劃方案的資料;
3、大區、小區區劃圖;
4、選優及優樹登記表等方面的資料;
5、小區無性系配置的詳圖;
6、經營管理、嫁接母樹生育狀況等資料;
7、后代測定的資料。
種子園生產的種子,其遺傳增益大于母樹林或一般的種子,因而,種子園建設是不容忽視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建設。
[1]朱家駿.《林木育種學》.
[2]徐克生.《林業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