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 劉芎杉
(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502)
我國電解鋁工業質量管理現狀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電解鋁行業的產業結構明顯不合理。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且分散,與國外的國際集團化的大公司有差距。
(2)我國電解鋁行業的產品結構明顯不合理,多數企業生產品種和經營內容單一,產業鏈脆弱。在產品差別上,普通原鋁多、合金鋁少。普通鋁加工材生產能力過剩,高精度鋁板帶箔材和軍品材生產能力不足,技術含量高的鋁加工產品主要依靠進口。
(3)我國鋁土礦資源短缺,而且現有的鋁土礦90%以上屬于高硫、高硅、低鐵、難溶的中低品位,冶煉、工藝復雜,生產能耗高,造成國產氧化鋁成本相對國外偏高,質量也差。
(4)電解鋁產業是一個高能耗產業,電費大約占到電解鋁成本的30%至40%,電價的高低,始終決定著電解鋁工業的生存與發展,國內國外無不例外。
(5)在針對電解鋁行業宏觀調控中,稅收政策帶來了顯著的負面沖擊。在這些原材料、電價、稅收政策的負面因素輪番夾擊下,電解鋁生產舉步維艱。
通過對中國電解鋁工業質量管理現狀的分析,對比包頭鋁業的質量管理現狀,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l)行業集中程度較差。我國的電解鋁行業具有生產企業眾多、生產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低的特點。由于"九五"期間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電力工業進行結構調整,國內部分地區出現了建設小電解鋁廠的熱潮。到2004年底,我國電解鋁企業為119家,平均產能僅為約6萬噸/年。其中,目前年產量超過10萬噸的只有23家。而世界其它國家或地區僅有電解鋁企業120家左右,平均產能達184萬噸,其中不乏規模接近50萬噸的超大型企業。
(2)技術裝備水平比較落后。我國鋁行業的技術結構呈現兩極化:一方面,近年來大型鋁生產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先進的技術裝備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已經接近國際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九五"期間眾多小型電解鋁廠的建成投產,在我國的電解鋁產能中,落后的自焙槽電解系列的產能仍占很大比重;電解工藝水平有部分停留在人工化、污染較重的水平上。
(3)產品結構不合理;我國電解鋁產量雖然發展較快,但是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發展速度緩慢,部分鋁產品仍然依賴進口。目前國外電解鋁生產企業除了生產標準重熔鋁錠外,主要生產壓延軋制用鋁板錠、擠壓用圓錠、電線電纜用線桿、鑄造用鋁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而我國電解鋁生產企業則仍以生產重熔用鋁錠為主,產量占總產量的87%,高精度鋁板帶、A356鑄造用鋁合金等產品仍依靠進口,我國鋁工業的產品結構函待調整。
(4)資源的適應性較差;國內氧化鋁產量只能滿足國內電解鋁生產需求的一半強,其余的由進口補充,由于中國對氧化鋁日益增長的巨大需求,使得國際氧化鋁價格飛速上漲。又由于我們的企業絕大多數缺乏中長期的戰略發展規劃,沒有或者未保持與海外氧化鋁供應商的長期合同關系,氧化鋁是通過國外現貨市場隨機采購,價格相對較高,供貨不穩定。
(5)生產成本上升;廉價的人力資源是中國的比較優勢,因此在電解鋁單項成本的比較中,人工費用中國的電解鋁工業占優,可是其余部分如氧化鋁、電力、鋁用陽極的成本卻大大高于西方大企業。據統計,2003年中國的原鋁成本遠遠高于全球五大鋁業公司之一的加鋁。而現在,我國廉價人力資源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喪失。
加強設備裝備技術,是有效提高電解鋁質量的途徑之一。我國的大型預焙槽技術已經走上成熟,從物理場的模擬技術、氧化鋁超濃相輸送技術、煙氣干法凈化技術、計算機監測和控制技術到配套的大功率供電電源及高性能的多功能天車和碳素技術等都上了一個新臺階,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加強設備裝備技術,是提高電解鋁質量的可靠保證。通過引進先進的設備裝備或通過企業內部的技術改造,加強設備裝備技術,來提高電解鋁的質量。
加強工藝生產管理,是有效提高電解鋁質量的途徑之一。具體的措施如下:(1)防止由于技術條件的波動造成電解槽運行不穩定影響原鋁質量。(2)根據季節及電流的變化,及時調整槽溫等工藝技術條件。(3)做好電解槽爐膛及上口的打補工作,防止原鋁質量下降。(4)保持適宜的電解質水平,避免造成原鋁質量下降的情況。(5)加強殘極情況的檢查,根據殘極厚度及時調整換極周期,防止陽極底掌化穿。(6)臟料合理添加,專槽專用。(7)及時清理槽四周雜物,防止雜物進入電解槽。(8)做好槽打殼、下料系統的維護檢查及多功能天車的維護。(9)做好氧化鋁和氟化鹽輸送過程的管理,防止雜物隨原料進入電解槽。(10)做好對氧化鋁、氟化鹽等原輔料及陽極塊質量的監控。
世界發達國家的鋁工業是以鋁產品延伸加工為主,普通鋁錠只占20-25%,而中國的電解鋁工業基本維持在只生產普通鋁錠的基礎上,全行業拿到市場上的東西幾乎都是普通鋁錠,產品結構不合理,使中國的鋁工業只能在低水平的層次上發展。只有通過企業的自主創新,或聯合有實力的科研院所,不間斷的進行具有前瞻性和先導性的產品開發,拿出市場上最緊缺的中高檔鋁合金產品,才是中國鋁工業健康發展的道路。
眾所周知,檢驗分析是工業生產的"眼睛",在企業中一直占有較重要的地位。從進廠原料、中間過程物料分析,到出廠產品質量控制都離不了理化分析檢測。加快分析技術進步,保證并提高電解鋁的產品質量,是做大做強做優中國鋁工業的保證。
(1)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市場經濟的建立,企業要做大做強向國際化邁進,必須保證并且不斷提高電解鋁產品的質量。其中,分析檢測作業作為企業主要的信息源,必須得到重視,并且加快發展,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證并且提高電解鋁的產品質量,堅決杜絕不合格的產品出廠。
(2)檢驗分析技術是企業技術改造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進入高科技領域的重要支撐,是企業要做大做強的主要幫手,是現代企業綜合實力的標志之一。因此,必須加快檢驗分析技術進步。
優化鋁產業鏈是可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與資源利用率最高的產業群體。現階段,針對中國鋁工業質量管理的現狀,綜合考慮經濟效益、資源利用率、市場需求、產品結構等多方面的因素,應該建成區域性(地域性)的優化鋁產業鏈,是可操作性較強的做法。建成區域性(地域性)的優化鋁產業鏈,具體是指以電解鋁企業為中心,上游有火(水)電與煤礦、下游有初級、中級、最終深加工產品。
結束語:電解鋁工業的研究、電解鋁工業質量管理情況的研究,能夠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措施出臺提供分析報告,為宏觀調控措施的實施提供依據,使宏觀調控的政府行為更加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指導性。從而使電解鋁行業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1]中國質量管理協會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知識》.科學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
[2]王祝堂,田榮璋主編.《鋁合金及其加工手冊》.中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西莫爾.G.愛潑斯坦主編.《熔鋁作業指導書》(第三版).美國鋁業協會,2002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