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明
(河源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河源 517000)
(1)呼吸完全停止。(2)反復呼吸暫停,嚴重呼吸困難,呼吸節律不整,藥物治療無效。(3)嚴重高碳酸血癥PaCO2>70mmHg(毫米汞柱)。(4)嚴重低氧血癥,在無創性持續正壓通氣(CPAP)下,吸入氧濃度≥60%,或壓力≥6cmH2O,PaO2<50mmHg者。(5)有下列情況應盡早使用:①診斷為肺透明膜病(RDS)的小早產兒,出生體重<1350g。②肺出血的進展期。③心跳、呼吸暫停復蘇后,未建立規則的自主呼吸者。
2.1 呼吸機的選擇 選用適合于新生兒的呼吸器。新生兒由于肺順應性較差,潮氣量小,最好選用持續恒流、時間切換、限壓型呼吸機。具備以下功能:(1)氧濃度調節21%~100%。(2)呼吸頻率調節 1~150次/min。(3)能調節時間及吸氣呼氣時間之比。(4)能調節吸氣壓力(PIP),呼氣末壓力(PEEP),裝有減壓閥。(5)直接或間接調節潮氣量。(6)報警裝置。(7)溫濕化裝置。我院兒科用的日本產ICV-60型呼吸機,具備以上功能。
2.2 新生兒常用的通氣模式
2.2.1 間隙正壓通氣(IPPV)IPPV也稱控制機械通氣(CMV),即在吸氣時正壓,呼氣時壓力為零。此模式主要用于無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新生兒。
2.2.2 間隙指令通氣(IMV)是控制通氣和自主呼吸相結合的模式,指呼吸機按預調的頻率、潮氣量、吸氣時間等間斷給予IPPV通氣,間隙期間讓新生兒自主呼吸。
2.2.3 持續正壓通氣(CPAP)CPAP指在自主呼吸的基礎上,無論在吸氣相和呼氣相,均使氣道內保持正壓水平。
2.2.4 呼氣末正壓(PEEP)指在呼氣末維持氣道內正壓的一種功能。與CPAP不同的是,PEEP本身不是一種通氣模式,而一種通氣模式的輔助功能,應用于IPPV、IMV等模式。
潮氣量 (VT): 新生兒 10~15ml/kg,約30ml,在設置潮氣量時,要考慮到死腔量。每分鐘通氣量 (MV):MV=VT×RR,一般為1200ml。呼吸頻率(RR):30~40 次/min。吸氣時間(It):一般 0.5~0.75s。吸呼比(I/E):即 1:1.2~1:1.5,呼氣時間應比吸氣時間長。吸入氧濃度(FiO2):一般開始使用時用 50%~60%,然后根據血氣調整,應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60%以上的氧,防止氧中毒。最大吸氣壓力(PIP):新生兒一般PIP為10~15cmH2O,肺順應性差時,可20~25cmH2O。濕化器及其溫度調節:一般將濕化器溫度調節在36℃~37℃。
4.1 最大吸氣壓力(PIP)無呼吸道病變,早產兒呼吸暫停時,15~18cmH2O。RDS,肺不張,胎糞吸入,肺炎時,20~25cmH2O。
4.2 呼氣末正壓(PEEP)無呼吸道病變時,2~3cmH2O。肺不張,RDS 時,4~6cmH2O。胎糞吸入,肺炎時,0~3cmH2O。
4.3 呼吸頻率(RR)無呼吸道病變時,20~25次/min。有呼吸道病變時,30~45次/min。有自主呼吸RR<20次/min→IMV→停機。
4.4 吸氣/呼氣時間比值(I/E)無呼吸道病變時,吸氣時間0.5~0.75s。肺不張,RDS時I/E,1:1~1:1.2。胎糞吸入,肺炎時 I/E,1:1.2~1:1.5。
4.5 FiO2無呼吸道病變時,FiO2≤0.4(40%),有呼吸道病變時,FiO20.4~0.8(40%~80%)。
4.6 根據血氣分析調整各項參數
5.1 氣道壓力過高報警 常見于氣通阻力增加,如:肺炎、哮喘、管道扭曲;吸氣壓力高限報警范圍設置過低等。
5.2 氣道壓力過低報警 常見于呼吸機管道脫落,呼吸機管路漏氣等。
5.3 氣體供應報警 當氧氣或空氣壓力低于規定的范圍,就會出現氣體供應報警。
5.4 電源中斷報警常見于:(1)電源插頭脫落或松動。(2)停電。
(1)氣漏。(2)支氣管肺發育不良。(3)未成熟兒視網膜病或晶體后纖維增生癥。(4)繼發感染。(5)顱內出血(多見于早產兒)。
7.1 評估撤機條件(1)自主呼吸有力。(2)FiO2≤0.4,PIP≤20cm 時,血氣正常。(3)呼吸道分泌物少。(4)RDS患兒日齡>3天。
7.2 撤機的步驟(1)撤機過程中監測心率、呼吸。如有異常,立即恢復原參數。(2)根據血氣結果,逐漸降低呼吸機參數。(3)RR<20 次/min→IMV,It應在 0.5~0.65s,在呼吸機通氣間歇期出現患兒的自主呼吸。(4)IMV維持一段時間后,若RR<6次/min,自主呼吸有力,可直接撤機或改用CPAP。(5)CPAP時,FiO2≤0.4,壓力≤3cmH2O→拔管。(6)拔管前4~6h,靜脈注射地塞米松0.5mg/kg,防止喉頭水腫。(7)拔管前,吸凈口鼻咽分泌物,再按吸痰操作常規吸凈氣管內分泌物。(8)拔管后頭罩吸氧,密切觀察呼吸變化。(9)拔管后每隔2h,霧化1次,酌情連用2~3次。
8.1 定期清潔消毒氣路管道(1)浸泡消毒,如泡滕片。(2)對硅膠氣路管道用高溫、高壓消毒。(3)用環氧乙烷氣體熏蒸消毒。
8.2 呼吸機測試(1)漏氣測試。(2)報警系統檢測。(3)壓力傳感器檢測。(4)管路順應性檢測。
[1]Keith J,Barrington,Mach B,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nasal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fter extubation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Pediatric, 2001, 107:638
[2]Musante G,Schulze A.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 decrease thracoabdominal asynchrony and chest wall distortion in preterm infants.Pediatr Res,2001,49:175
[3]McGettigan MC,Adolph VR,Ginsber HG,et al.New ways to ventilate newborns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PediatrClin North Am,1998,45:475
[4]Mariani G,Cifuentes J,Carlo WA.Randomized trialofpermissive hypercapnia in preterm infants:a pilot study.Pediatr Res,1997,42:163A
[5]Amato M,Barbas C,Mediros D,et al.Effect of a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 on mortality in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 Engl J Med,1998,388:347
[6]呼吸機氧濃度監測儀的試制 《醫療設備信息》1997年 01期
[7]一種智能化呼吸機的設計方案及測試結果《醫療裝備》1998年01期
[8]KTH-5型全能呼吸機電路原理剖析 《醫療衛生裝備》2002年02期
[9]美國PB-840呼吸機技術特點透析 《醫療裝備》2003年03期
[10]NO供氣系統和呼吸機聯用的研究概況《醫療衛生裝備》2005年05期
[11]對呼吸機空氣壓縮機的探討 《醫療衛生裝備》2005年09期
[12]與呼吸機聯用的智能化一氧化氮治療儀的研制 《醫療衛生裝備》2005年12期
[13]ICU病房探秘 《中國社會保障》2006年03期
[14]基于ADuC812呼吸機檢測儀的研制 《醫療衛生裝備》2006年05期
[15]臨床工程技術人員在呼吸機質量控制中的角色 《醫療衛生裝備》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