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我想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動性,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規律。
英語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可見,在新課程理念下,課本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材是可變的、發展的和開放的。我們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內容、知識傳授的深度和廣度既應以教材為主要依據,又應結合教師和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思維水平、學習心理等實際,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防止教學中機械地“以教材為本”。教師要從當前的教學實際出發,采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動起來,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的核心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際,不是我教你學。英語教學就是通過這些交際活動,使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在交際過程中,師生雙方的認識活動也是相互作用的。學生認識英語的進展離不開教師對教學規律的認識,教師對教學規律的認識也離不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的客觀效應,教學就是為了促進這種交流。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教,學生在課堂上怎樣學,一直是研究者探討的重要問題。近年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經過改革和總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目前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筆者擬就這些問題作分析探討,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求教于同行者。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師可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地調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在教學中注意創設問題情境,利用提出的問題啟發他們尋找問題、發現問題的意識,引導他們帶著問題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