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了解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現就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讓“生活”走進課堂,加強學習材料的實用性
我們首先要搞清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為什么要來到課堂上學習數學?這個問題似乎淺顯,卻值得我們思考。學生學習數學無非是為了用,為了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為了長大后能在社會上生存。因此,我們的數學不能遠離生活,不能脫離現實。這也是當前教改的一大精髓,盡量做到能在實際情境中融入數學知識的,就不干巴巴地講;有學生熟知的喜聞樂見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題;能動手操作發現的知識,就不灌輸,不包辦代替;有模仿再現實際應用的練習,就引進課堂,與書本練習題配合使用,總之,數學教學要達到“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目的。
二、把學習數學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基礎,是一個人學習數學的開始。如何在學生面前展示出一個五彩繽紛的數學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愛數學,主動地用數學。我認為關鍵是要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抽象陌生的數學知識變成具體的感受和體驗,讓數學知識生活化。而且小學生的學習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對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親切,有興趣。只有當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板起面孔,而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貼近的時候,他們才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進入學習的角色,才會真正感受和體驗數學的魅力與價值,從而增強理解和應用的信心。
三、創造性地使用情景圖,模擬實際情境,增加實際體驗
翻開數學新教材,映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的圖畫、生動有趣的故事、憨態可掬的動物、深受歡迎的卡通,這不僅僅給枯燥的數學賦予了生命,更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我在實際教學中感到,教師拿著實物走進教室,動口、動手創設一個個比較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學生能更快地進入學習角色,能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能有更具體的感受和體驗。我經常根據書上的圖找來實物或圖片,有時還要自做動物頭飾或者編寫童話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動口的能力,通過讓他們模擬表演親自創設情境,這樣就能使數學知識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
總之,新課程、新理念將時時刻刻沖擊著我們的頭腦,沖擊著我們的課堂。每一位教師應將觀念的轉變、知識的更新、行動的研究體現在每一個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不再是一句空話,才能使小學數學教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ㄗ髡邌挝?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南城區明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