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陽光有味道嗎?用我們原來標準化的答案回答,答案一定是:“沒有。”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評價方式單一對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提出了更新評價觀念,轉換思維方式和練就火眼金睛,挖掘學生優點兩個觀點。
關鍵詞:更新觀念;轉換方式;發現優點
陽光有味道嗎?中學時,同舍好友每曬完被子總會說一句:“陽光好香啊!”在她的感染下,我們都喜歡上了陽光的味道,一直理所當然地認為陽光是有味道的,具有香味。時隔多年,看到一篇文章,講述某小學課堂上,老師問學生:“雪融化以后是什么?”學生說:“是水。”老師給予了肯定;另一位學生回答:“是春天!”許多同學睜大了眼睛,那位老師毫不猶豫地給這個答案判了死刑。一個美麗的憧憬就這樣被扼殺了。突然慶幸:幸虧我從沒遇到過“陽光有沒有味道”這樣的問題。
在你的教學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至少,在我的印象中這樣的事例是層出不窮的。以往實行的標準化考試從題目的編制、考試的方式到評分的標準,遵循的是統一、不變的模式,從而加固了傳統的教育模式,用千篇一律的標準把學生限定在一個框框內,難以兼顧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于是,只要是不符合“標準答案”的,就是錯誤的。在教學中我們也不知不覺地要求學生按標準答案的要求去回答、解釋問題,失去了學生探索和創新,最終接受了“標準”知識,卻付出了不敢“想象”的代價。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們對這方面的思考越來越多,理念越來越新,做得也越來越好,那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我們,還該做些什么呢?
一、洗腦:更新評價觀念,轉換思維方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抱怨學習困難學生的很多缺點,如學習成績差、注意力分散、上課紀律不好、腦子反應遲鈍等。教師眼里的學習困難生之所以有這么多的缺點和不足,是由于教師在延續同一種思維方式,習慣用一種標準去衡量。如衡量學生的發展,只看分數;衡量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正確,只看上課是否乖乖地聽課、是否遵守課堂紀律;衡量學生是否聰明,只看反應速度。而事實上,評價學生不能單單只有學習成績一個標準,還有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學習習慣以及學生的價值觀等等。評價學生學習方式的好壞也不能用是否遵守課堂紀律作為唯一的標準,對一些孩子來說,坐下來靜靜地聽教師講課是比較適宜的方式,而對另外一些孩子來說,也許通過爭論或者討論來學習更有效,對一些孩子來說,他們希望動手操作、動手實驗來獲取知識,還有一些孩子希望通過身體的運動來學習。至于評價學生是否聰明,單憑腦子反應速度的快慢更是不科學的。由于人天生就有素質的不同,有的人反應速度快,忘卻的速度也快,而有的反應速度慢,但是掌握以后忘卻的速度也慢,我們很難說哪種素質的人更聰明。
曾經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伊豆半島旅游,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游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介紹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同樣的情況,因不同的思維方式而產生不同的評價。更換一種觀念,改變思維方式,我們對學生的感覺也會完全不一樣。
再者,生活中的人是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這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實。就成長過程中的學生來說,存在一些不良的表現,從某種角度說也是正常現象。對待不同的學生,要以平常心態去看待,不要總抱著同一個高標準去衡量,否則會對學生抱有過高的個人期待,從而不能去客觀評價。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何況是成長中的學生呢?所以,我們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承認人的差異性,樹立多角度衡量學生的教育思想。
二、練眼:練就火眼金睛,挖掘學生優點
在國外,如果問老師“誰是最好的學生”?他們也許會覺得費解。因為在他們眼里,所有的學生都一樣,只不過他們表現在不同的方面而已。如有的學生是語言高手,有的是寫作高手,有的是畫畫天才,也有的是運動健將……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有各自的亮點。
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分散,那么他可能是一個發散性思維比較好的學生;有的學生寫作業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個仔細周全的人;有的學生顯得慵懶,那么他可能是個心態超群的學生。如果換一種角度去看學生的缺點,或許就能看到積極的一面,善以引導,你會覺得每一位學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
當然,要發現就要有觀察。客觀而全面地了解學生,是正確評價和引導的首要前提。比如:為學生建立檔案袋。檔案袋里面的內容要充實,要能體現孩子成長的背景和軌跡,如學生作品、獎懲記錄、家庭情況、性格品德、興趣特長等等。這些內容,成為挖掘學生優點和長處的重要資料。檔案袋還能夠幫助教師發現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為教師創設不同的教學方式奠定基礎。
面對一個理想是當一個小丑的學生,為師者也許會斥之為:“胸無大志!”而明智的教師則會說:“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身為長者的我們,不能要求多于鼓勵,更不能狹窄界定孩子們的優劣。我們應該做得更多的是,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和多元評價學生,把愛全體學生變為自覺的行為。尤其是當學生學習成績不佳、品行不良時,教師能客觀全面地評價并引導,也許責任并不在孩子。唯有如此,“一切為了學生”才能成為自覺行為,才能懷著一顆愛心去面對學生,才能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陽光有味道嗎?答案不應該唯一!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