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復習中的三個突破:即閱讀理解,書面表達,短文改錯三大難關。在NMET卷中此三題共85分,占總分的56%,比重大,也是大多數學生的薄弱環節,而且英語運用能力的高低集中又都大致體現在這三大題上。因此,我們應把它們列為重點和難點。
一、廣泛閱讀,提高理解能力
廣泛閱讀,擴大閱讀量,廣泛接觸各種題材、體裁的文章,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是保證閱讀能力向質的飛躍的關鍵,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就無法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水平。在閱讀時首先要注意內容的廣泛性。高考閱讀題涉及日常生活、人物傳記、新聞報道、文化教育、史地知識、科普作品等。題材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如新聞的第一句話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前后因果等。新聞標題、電視語言則多使用省略句,了解各種文章的特點會對提高閱讀能力大有裨益。其次在閱讀中,要慎重選材。選材要適合學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閱讀積極性。
二、突破書面表達關,提高寫作水平
1.抓常用詞匯、詞組和句型。無論哪種文體的寫作,都離不開基本的、常用的詞、詞組和句型。換句話說,有了基本的詞、詞組和句型,一般的交際內容就能表達了。英語教學大綱規定,學生到高三階段時要求能掌握3000左右的常用詞,掌握住這些常用詞、詞組和句型,短文寫作就有了基本保證,也達到了大綱上的要求。
2.抓簡單句的寫作練習。簡單句只要能正確地傳遞信息,達到交際目的,就是好句子。盡量使用簡單句可以少出錯誤,事實上,歷年高考書面表達項所給的參考答案,都是以簡單句為主。
3.抓各種體裁的寫作。為了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加強各種體裁的短文寫作很有必要。外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離開了大量的練習是很難提高能力的。中學課文有記敘文(包括日記)、描寫文、說明文和應用文(如書信、便條、通知)等,綜觀近幾年高考題,寫作體裁至少出現了應用文、說明文和記敘文三種,因此,比較全面地進行各種體裁的練習勢在必行。
4.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從簡單句的練習到組織較為復雜的復合句,進而到簡短的短文,如片段描寫、簡單的故事情節敘述等。堅持每天寫上一兩句、三五句、簡單段落一直到短文的寫作。這樣積少成多,學生就不再會有畏難情緒了。
三、突破短文改錯關
短文改錯的錯誤涉及語法、習語、行文邏輯、單詞拼寫等內容。它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語言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具有熟練的語言運用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冷靜的頭腦。此題難度較大,學生對此有一種畏懼心理。為此,教師應對學生做適當的引導,使之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保證一定量的訓練,減少盲目性。
判斷不準是學生最大的問題,往往是苦于找不準錯誤,將不該改的改了而該改的又未改。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缺乏足夠的訓練和豐富的經驗是個重要原因。經過一定時期的訓練,就會慢慢了解命題人的思維和“習慣”出現的錯誤。足夠的訓練會使學生積累一定的經驗,減少盲目性,做到看準問題有的放矢,提高正確率,以通讀全文,熟悉內容,整體把握。
許多學生習慣拿起題目就做,對文章缺乏全面理解和整體把握。這樣會導致脫離語境,不考慮上下文聯系而支離破碎地理解原文,甚至斷章取義。針對這種情況,應指導學生先通讀全文,以取得對文章的完整、確切的理解,再進行改錯。只有這樣,才能“登高望遠”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誤。
(作者單位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