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也是發明創造的精神源泉。九年級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教師如果從化學課的起始年級就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因勢利導,使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經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多年來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對于九年級學生來講是一門新學科。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較強,對于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象,往往有濃厚的興趣。我們教師首先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因為興趣盎然的觀察能活躍學生的思想,形成積極思考的氛圍,從而使學生學到化學知識。如講催化劑概念、氧氣、氫氣、酸堿鹽性質時,演示實驗尤為重要。
二、優化知識教學
現行的化學教材是面向全國的,它只是根據教學大綱提出一般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地傳授,是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真學習大綱,鉆研教材。鉆研教材不僅是對教材的理解、領會、還包括對教材的加工處理。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教學條件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駕馭教材,注意知識、技能、能力的相互聯系和前后照應,并根據學習遷移的原理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一方面,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促進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學習新知識時,還要注意為以后學習做好鋪墊。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重點概念要使學生透徹理解,重點的技能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要形成一個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前后有序、張弛適宜的知識結構。
三、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是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課堂是學生在校學習知識的主戰場,課堂教學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關鍵所在。托爾斯泰曾經說:“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學習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初中化學是學生新接觸的一門課程,因為化學貼近生活,使得學生身邊處處有化學。受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會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甚至將老師問個措手不及。教師不要害怕和阻止學生的多問或怪問,更不能因學生問得自己下不了臺而責怪甚至諷刺學生。教師不但應該培養和表揚多問的學生,還要指導和啟迪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切中要害地提問,既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更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奇特的實驗現象或新奇的故事刺激學生,讓學生去思索、去探究,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充分開展好教材中的化學研究性學習
化學研究性學習是新課程中的一個亮點。研究性課題的開展,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觀察、實驗、思考,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實施化學研究性學習,更好地讓學生去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關注社會,更好地讓學生發揮已有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所學知識的價值。開展化學研究性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更好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在探索研究過程中可以充分感悟到化學的樂趣;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學習到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不斷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可先組織學生先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對該科目的興趣,以趣促學。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想方設法加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外活動,對于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許多化學知識。化學課外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大體上包括“化學游戲晚會”“化學知識講座”“化學知識競賽”“化學園地”“化學展覽會”等等,可以每學期或每學年舉行一兩次。如“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空氣與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護”“溫室效應的原因”“酸雨的形成”“當代軍事與化學”“化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等,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也可以講講“道爾頓”“拉瓦錫”“侯德榜”等著名化學家的成才之路,使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學習態度。
總之,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求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面對中學生對化學學習不感興趣的尷尬局面,我們必須知難而上,想方設法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內驅力。初中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求知欲旺盛的時期。教師如果從化學課的起始年級就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因勢利導,使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經久不衰的求知欲。在教學中,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興趣的持久性和廣泛性是互相聯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就能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發展智力,提高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成縣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