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新教改步伐的不斷加快,電教教學以它獨有的優勢逐步在課堂中被廣泛地應用,但如何運用電教媒體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成為語文教學中的新課題,下面談談自己幾年來電教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借助電教手段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是否能激發學生參與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一堂課的整體教學效果,如果教師一開始就直接說:今天學習×課,打開書翻到×頁,這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一堂課學生會在教師灌輸下提不起興趣,學習效果也不會理想,如果采用電教媒體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如播放和課文有關的錄像、歌曲和圖片,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加強學生對知識感知的鮮明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為導入新課創造良好的開端。
如《要下雨了》一課,先和學生交流想知道天氣的變化怎么做?播放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學生來聽播音員是怎樣預報天氣的,然后導入:“你們知道嗎?有一些小動物也會預報天氣,想知道這些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的嗎?”學生的好奇心特強問:“怎么小動物也會預報天氣?”看著學生渴求的目光,我用多媒體播放了這篇課文的故事課件,讓學生邊聽邊看,當學生看到真切的畫面,還聽到有聲有色的示范就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了解到一些能預示的自然現象,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吸收。
二、借助電教手段學習拼音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也是提高讀寫能力的重要前提。因為電教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把無聲靜止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靜動相宜,而這些影像能強烈地刺激著學生的各種感官,實現多渠道的信息傳遞,激發學生思維。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學生拼音時,利用投影把拼音構成具體形象的畫面用卡通人物形象播放出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拼音的運用與鞏固,盡量減少拼音bdpq拼讀錯誤。利用電教手段既能增強視聽效果,又提高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三、借助電教手段理解和積累詞語
詞語理解和積累是語文課訓練學生語言的重要內容之一,傳統的詞語教學一般比較抽象枯燥,教師一味口若懸河的死講,學生死記,結果教師講的是口干舌燥而學生仍是一知半解,在造句或寫作中不能靈活運用。例《要下雨了》一課,“連忙”一詞,讓學生看錄像比較小兔子兩次回家動作上的快慢,就很快明白“連忙”就是趕緊、急忙的意思,還用“連忙”造了句。又如教《登鸛雀樓》時,“白日依山盡”,讓學生看著投影說:“太陽是怎樣落下去的,最后怎么樣了?”我一邊操作一邊讓學生仔細看,有的學生說:“太陽是沿著山慢慢落下去的。”有的說:“太陽靠著山漸漸落下,最后藏到山的背后了。”大家爭先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利用電教媒體播放錄像圖片資料,既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能準確理解“連忙”的意思,還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為以后的寫作及準確運用詞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借助電教手段寓教于樂
教學中學生情緒渙散低落且焦躁不安,即使教師在滔滔不絕一再維持教學秩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相反若是課堂氣氛積極熱情、學生情緒高漲,那么強化教學內容就會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內容講完后的剩余時間里,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穿插播放一些歌曲,把知識性、趣味性融為一體,這樣既可松弛神經,化解學生的疲勞,又能鞏固加深對課文中的理解,讓學生在歡樂和愉快的笑聲中獲得知識。如在講完《我愛祖國》后用多媒體播放學生都熟悉的《娃哈哈》這首歌曲,學生都會唱,有的學生還邊唱邊跳舞呢!“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兒真鮮艷……”學生們稚嫩的歌聲和舞蹈與播放的樂曲相呼應,烘托了課堂的氣氛,讓學生愛國情感得以升華。
(作者單位 河南省寧陵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