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網上藥店與網下藥店的矛盾終于爆發。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關于“網上售藥資格”的說法見諸報端,一條旨在阻擊電子商務,保護網下藥店利益的潛規則終于浮出水面。這條規則擺在桌面上的說法是:要申辦網上藥店,必須先擁有依法設立的藥品連鎖零售企業;它背后的潛規則是:如果利益不站在網下藥店一邊,就不會獲得網上藥店資格。利用這條潛規則,醫藥界成功地把淘寶、騰訊、京東商城擋在了打擊醫藥暴利的門檻之外。我們把這條潛規則,稱之為“藥店新規”。互聯網不歡迎這樣的游戲規則。
“藥店新規”很有迷惑性,它不明著阻止開設網上藥店,也不說不許降價,而是利用潛規則,只允許“自己人”開網上藥店,不許真正的網商去“點燈”。眾所周知,醫藥行業是暴利行業。其它行業只要出現網店,暴利就會通過降價消除。而醫藥行業雖有網上藥店,但藥價始終降不下來。貓膩在什么地方?原來,這個行業有條阻擋電子商務的損招:要申辦網上藥店,必須先擁有依法設立的藥品連鎖零售企業。這個招損在,藥品連鎖零售企業正是暴利的主要受益者,如果真的擁有網下的藥品連鎖零售企業,誰還會傻到自己到網上去降自己網下的價,打自己的暴利,革自己的命!因此這條規則的實質是:只有利益站在暴利一方,才許經營網上藥店;只有讓這樣的網上藥店冒充電子商務,醫藥暴利才能保住。
歐洲歷史上有一位聰明的養馬人,不愿意賣自己的馬,又不好意思擋住買家,因此宣布了一個“公平”的買賣規則,第一條,本馬廄的所有馬匹,歡迎買家自由挑選;第二條,選擇后,只許買本馬廄左邊第一匹馬。按照“藥店新規”被獲準經營網上藥店的“馬廄左邊第一匹馬”們,都是擁有傳統暴利渠道的網下藥店。醫藥界就是用這種聰明辦法,成功地抵御住了淘寶、騰訊、京東商城對醫藥暴利的沖擊。
根據2005年版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只有同時具備《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和《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的企業方能開展網絡售藥。《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擋住了絕大多數網商,事實證明,有了《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并不能真正經營藥品,所以最關鍵的是《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而潛規則就出在這里。
經過攔截,“戰果”輝煌。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和連鎖藥店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藥品網絡銷售僅只占零售市場銷售0.046%。不到百分之一的電子商務對整個醫藥秩序的沖擊,可以忽略不計,真是比愛國者導彈的攔截效果還好。這與圖書出版界攔截電子商務失敗,價格急降,發展方式轉變,民生獲益,形成鮮明反差。
如此費盡心機,擋網商于藥門之外,有什么擺得上桌面的理由嗎?有人猜測,是怕網商辦網上藥店出假冒偽劣,但事實上對真正誠信的網商,也沒見規定網開一面。媒體自有公論,指出“低價”成業內反對主因,以低價營銷立足的網上購物模式,勢必將對現有的藥品購銷規則形成巨大的沖擊。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事實教育人們,電子商務不光系于技術,更是系于利益。站在民生一邊,利用技術真辦網店可以打擊暴利;站在暴利一邊,利用技術假辦網店可以維持暴利。醫藥界需要反思,不能在口頭上空喊科學發展和民生,在行動上卻官商勾結抵制電子商務。醫藥界要吸取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