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物,因為常見,大家往往不去多想多問,以為自己已經十分明白了,一旦尋根究底,這才發現,其中,還有好些沒有弄清楚的地方。
你早就學過加法,現在問你:什么是相加?
也許你覺得太簡單了,加,就是放在一起,3個蘋果和5個蘋果放在一起,是8個蘋果。
要是問你:把一只老鼠和一只貓放在一起,貓把老鼠吃掉了,消化掉了,是不是1+1=1呢?
當然不是,貓和老鼠放在一起,不是算術里說的放在一起,或者說,算術里的加和生物化學里的加是不一樣的。
再問你一個問題:班里組織了航模和無線電兩個課余興趣小組,一個小組有3位同學,另一個小組也有3位同學,這兩個小組共有多少位同學?
要是你應聲答6位,那就錯了。
不信,請看兩個小組的名單。
航模小組:李華、江明、徐志高。
無線電小組:丁一、李華、林小海。
你數一數,兩個小組共有幾位同學?一共是5位,因為李華一個人參加了兩個小組。
這不是3+3≠6,而是不能用算術里的相加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類似的問題有很多,例如:
王老師有一個孩子,李老師也有一個孩子,兩位老師共有多少個孩子?
李華看過21部電影,江明看過17部電影,兩人共看過多少部電影?
對這樣的問題,都不能簡單地把數一加了事!
數的加法,只能用在某些放在一起的問題上,第一,放在一起的東西要是同類的,1頭牛和1只羊,不能用1+1=2的辦法去算,只有同名數才能相加,第二,放在一起的兩組東西,在它們之間不能有公共成員,你家有3人喜歡數學,5人喜歡文學,你家可能只有5人,而不是8人。
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碰到一些不同名數的東西或幾組有公共成員的東西放在一起算的問題,例如:
兩個班的同學共訂有多少種報刊?
兩個動物園共有多少種珍禽異獸?
中國各地共有哪些野生動植物資源?
處理這些問題,就必須有一種不受那些清規戒律約束的加法,這就是集合的加法!
把甲、乙兩個集合的元素放在一起,組成一個新的集合丙,丙叫做甲與乙的“和集”,為了區別于數的加法,丙也叫做甲與乙的“并集”,或者簡單地叫做“并”。
甲、乙兩集合的公共元素,也就是那些既屬于甲又屬于乙的元素,它們組成的集,叫做甲集合和乙集合的“交集”,或者簡單地叫做“交”,并和交,是集合論里的一對基本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