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上,各個品牌的展位都陳列著一樘樘的門,而TATA木門的展位卻見不到產品,純白色品牌文化背景墻,紅酒、音樂、冷餐,別具一格。一如TATA木門的風格:銷售品位。
談及此,董事長吳晨曦道出對展位營銷的理解:文化帶來的品牌,品牌附加的有質量、設計、文化以及服務。“所以展位要展示的是品牌文化,唯有認同了你的文化,才能認同你的產品”,吳晨曦語速極快地詮釋,清晰有力。
吳晨曦這個名字,從1999年TATA木門誕生的那一刻起,就緊緊聯系在了一起。作為TATA木門的掌門人,他的產品專注、專一,他的營銷多樣、極具創意,12年間,TATA木門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如今國內木門行業的領跑者。
專注的力量
吳展曦有著非常的堅持:堅持只做木門。
1999年的時候,櫥柜已經出現了,壁柜已經出現了,地板技術已經很成熟。吳晨曦想,需要做的有木門、窗套、埡口、暖氣罩。再細選,就把木門作為主項,在這個單項上進行品牌化。當時這個行業工業化程度低,發展空間大。事實也是如此。
TATA選持簡約,走完全成品化的木門路線。而國際上的木門,以及國內更早的木門,主要做的是一個單獨的半成品。它的區別非常大,就像服裝的成衣行業與賣布料一樣。原來的木門是布料,現在的木門是成衣。吳晨曦的這個決定讓TATA走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
做到行業領軍,一般的企業都走向多元化發展了,吳晨曦抵御了誘惑,一句話:堅持只做木門。專注帶來聚焦,在吳晨曦心目中,做木門像做漢堡一樣,兩塊面包夾一塊肉,木門是兩塊面板夾一塊木頭,但TATA要做的是漢堡中的麥當勞。“TATA不單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系統”,吳晨曦說,“富有精神化的產品,才能滿足大家高品位、心理的需求”。
消費者會選擇最有優勢的產品而為其服務,吳晨曦把握住這一點,TATA單純的專注,帶來市場的認可和尊重。
被銘記的榮耀
2007年,對吳晨曦來說,是無比榮幸的一年。
年初,毛主席紀念堂木門施工任務,別人都不敢接,吳晨曦咬咬牙接了,主管領導指示:“上次施工木門用了31年,這一次只能超越。不存在保修,而是不修!”毛主席紀念堂內最厚的墻近2米,所有木門全部3米以上,68套,無疤節,不變形,不開裂。哪怕有著最微小的缺陷,都有可能用不到30年以上,吳晨曦帶領著他的團隊,徹夜研究技術,終于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更大的挑戰等著他。
吳晨曦在博客中描述著2008年奧運會鳥巢的故事。從報名、幾個協會推薦、甄選、投標、考察、打樣檢測,歷時5個多月,TATA終于簽訂了“國家體育場(“鳥巢”)的木門供貨合同”,從強手如云的中外128家木門企業里勝出。鳥巢給TATA帶來了非常大的社會效應,也讓吳晨曦意識到堅持做好一個點,總有回報。
電子商務哲學
在家居建材行業,做電子商務的不少,但像吳晨曦這樣玩出門道的不多。
從最開始的網絡營銷,到今年“五一”前夕,TATA電子商務平臺上線,吳晨曦一直在摸索電子商務模式。平臺在試營業的20天內,就簽下了1890單。為此,吳晨曦頗為興奮,對于什么是電子商務,他有了新的闡釋:“所謂電子商務,就是當你睡覺的時候也能為消費者服務。”
吳晨曦很滿意這次試水,預計到年底有6000萬左右的銷售額,明年將會加大投入,“傳統店面面積是有限的,商家追求的是效益,電子商務將加大單位平米效益”,說到此,吳晨曦目光炯炯,“這個空間是無限大的,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進來”。
吳晨曦創新探索著TATA發展,站在行業未來的角度思考企業發展,他希望,通過TATA的努力,能改變家居行業的文化,促進家居行業更優雅、更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