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已是毫無疑問的事情,而在這個全民社交的時代,SNS(sociaI Video services)的誕生雖晚,但總算是不負眾望。會化正深入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尤其最近互聯網業被炒的最火的三個詞“社會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無論怎么看,總覺得后兩個詞就是為社會化而服務的,“AllThings Social”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所有的互聯網從業者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據業內人士透露,“近期有一大筆資金流入美國硅谷,而這些風投所投資的領域大多指向了移動社交領域”,產業鏈的上下游對于社會化的潮流是如此熱衷,但是卻獨有一項風光無限的服務在社會化的浪潮中異常沉寂。
科羅拉多風潮起
美國互聯網流量調查機構All otCommunications于今年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YouTube視頻共享成為智能手機用戶最青睞的服務,占移動數據流量的17%。在摩根士丹利的全球移動互聯網研究報告中所提及正在崛起的5種基于IP的產品中,視頻服務也赫然在列。就是在這一波移動互聯網風潮中被業界看好的視頻服務,在社會化過程中卻遲遲不見動作。還好美國人并沒有讓世界等太久。
坐落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的BlipSnips是一個基于社交的視頻網站,正是它引領了SVS(Social Video Services)的風潮。正如BlipSnips的總經理John BliSs所說,“網絡視頻仍保持在非社會化體驗階段”,而創建BlipSnips的想法來自于Bliss的親身經歷:如果發送了一個自行車比賽的視頻,而自己在視頻中出現的時間很短暫,但因為沒有簡單的方法檢索出他實際上出現在視頻的那段時間,不得不看長達幾分鐘的視頻來找相關的部分。如果使用BlipSnips,你將可以標記人或者其它事物,甚至一段視頻的任何一點。如果你的朋友在視頻中僅僅出現了兩分鐘,你可以在他出現的地點做標記。如果精彩視頻部分在開始的40秒中出現,你能增加標簽來進行交流。這些標簽也可產生可供搜索的數據,因此你能夠找到關于一個人或地點的所有相關視頻。
Boulder、Colo啟動的標記工具早就已經可以在網站上找到了,而隨著iPhone應用和Faceb00k應用的上線,標志著Blipsnips得到了主流平臺的認可,社會化視頻的腳步也在向前邁進了一步。
今日須知我是我
實際上,現在的視頻產業有一個隱藏的問題,是很多人沒有關注的,那就是視頻從誕生之日起就不那么容易描述,用戶在沒有觀看之前,很難搞明白一段視頻里的內容是否是自己喜歡的,因為標題而被“騙”點開視頻的現象比比皆是,盡管這個問題現在還不算視頻行業的瓶頸,但解決了這個問題卻無疑能使用戶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帶寬資源。一直讓UGC模式頭痛不已的海量帶寬有多少是因為用戶無法了解視頻內容而誤操作點擊進去的呢,盡管還沒有一家第三方機構得出詳細的數據,但以我們平時的經驗來看,這個數字應該是不小的;同理,當我們僅僅需要觀看一部長視頻中的一段時,盡管可以通過進度控制條加快檢索速度,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并不知道某一分鐘的內容是什么,因此要經過大于等于一次的檢索才能找到我們需要的部分,而在大于一次的所有檢索時所產生的流量無疑都是無意義的,如果再把這部分的冗余流量去掉,相信UGC模式的視頻網站的壓力會小很多。
實際上,對于視頻不易描述與檢索的問題,也有一些其他解決方法,比如網易最近主推的微電影,這些經過專業策劃和系統制作,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電影,時間幾十秒至幾十分鐘不等,盡管初衷并不是為了使得其便于描述,而是為了推出與移動互聯網特點相符的視頻,但不得不說,視頻長度越短,其也越便于使用原始的方法描述,這也許就是為什么,YouTube上分享的短視頻更受歡迎。時間短而節省了用戶的時間成本固然是主要因素,但因為長度短,視頻的題目更貼近視頻的內容使得用戶的命中率更高也是一個沒有被所有人注意到的原因。但將視頻長度縮短使其變得更易描述終歸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因為理論上當將視頻的長度縮減到0時,才是其描述最準確的節點,但這樣其也不能稱之為視頻了。
實際上,BlipSnips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使得視頻變得可描述,或者說是變得完全可描述。在原來,我們判斷一個視頻的內容時,無論它是由正規電影公司制作的長視頻還是其他格式的分享視頻,我們只能通過視頻的標題,或者是一些備注來大概了解視頻的內容、人物、長度以及用戶的反饋等信息,而且這些信息還是整個視頻的描述。而無法對其每一分、每一秒、甚至每一幀進行描述,這可以說是最底層的描述。其實這也屬正常,視頻本身就是流媒體的一種,它是由每一幀組成的,但每一幀又無法單獨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就好像我們只能描述一條線段的屬性而無法描述組成線段的每個點的屬性一樣。但BlipSnips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狀況,將對視頻的描述推進了整整一代,用戶將可以對視頻上的任意一段內容甚至任意一點進行自定義的描述,真正做到了WEB2.0時代的描述。
三千越甲可吞吳
在我看來,BlipSnips與Facebook對接,作為它的一個應用,借助Facebook強大用戶資源發展自己,出發點并沒有錯,但未免顯得有些小家子氣了。不是所有7尺6英寸高的人都能成為NBA的全明星中鋒,但只有達到7尺6英寸才有機會成為姚明。而BlipSnips無疑是擁有成為互聯網界“姚明”的先天條件的,若其再擁有“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霸氣,未嘗不能成長為繼谷歌、Facebook之后,互聯網的第三帝國。
像BlipSnips這種基于社交的視頻網站如果發展成型,會對產業鏈帶來可怕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因為它使得視頻可以被精確地描述,從而在技術上掃清了視頻被完美搜索的障礙,通過BlipSnips,人們可以很輕松地搜索包含某些內容的視頻,更可以精確地知道這些內容在整個視頻中的位置,而不用像原來那樣,只能通過一個題目來估計視頻里的內容。
我們知道,Facebook的崛起,是因為其在谷歌的互聯網版圖中畫出了一座圍墻,阻撓了谷歌對其內容的抓取,將臉譜社交網絡從谷歌的帝國中瓜分出來,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因為Blipsnips而引發出的精確視頻搜索技術,是有機會在技術上實現避免Facebook以及谷歌的抓取的,從而實現將社會化視頻從Facebook的版圖中瓜分出來形成另一個國家的目的。
當然,就現在來看,BlipSnips能否獨自做到上述目標尚存在疑問,但是既然有機會達到高處不勝寒的位置,為什么不向著那個方向去努力呢,退一步講,即使尋求合作伙伴,YouTube怕是更好的人選。被UGC模式瓶頸所困的YouTube,如果能夠得到BlipSnips的幫助,不提建立互聯網第三帝國的偉業,單單是Blipsnip8的技術對于所有UGC模式的助力就足以讓其動心,而對于剛剛起步的BlipSnips來說,其所欠缺的正是YouTube海量的視頻資源,兩者的結合稱得上各取所需,視頻分享若說與社會化視頻沒有關系怕是不合邏輯,雙方如果能合作可說得上是志同道合。但是Bliss究竟會做一回美國式的孤膽英雄,抑或是與YouTube共分天下還是踏踏實實的做老大哥Facebook的小弟?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