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養”來襲,你該如何抉擇?
這是一個飛快發展,急速變化的時代,這是一個時間寶貴,效率至上的時代。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的生活本身也成了“快餐”。這樣的匆忙,也帶進了我們對孩子的養育當中。現在,專家提出養育小孩,要慢慢來,不要急。“慢養”來襲,你該如何抉擇?
在慢養中儲存童年的美好
孩子一下子就長大啦!
常聽這話,常說這話。有時候是感嘆歲月,有時候是自我安慰;好的壞的,都會順其自然地過去;這就是歲月的力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儲存無限的遐想;懷揣著希望而成為美好的人;來說說我們的慢養,慢生活。
如果說我對花牛的照顧是母親的細膩,那么我對花牛的教育便是父親的亮容
與花牛相處一直是快樂的。這跟我的性格也有些關系。我崇尚自由不愛拘束,這些特點讓花牛對我的喜愛不僅僅建立在母女之愛,還有朋友之情。我們一起瘋,一起鬧,一起光著腳丫子踩著水泥地往家走,一起泡在游泳池里幾個小時不舍得上岸,一起奔跑在草地上追逐灌水噴頭淋到全身濕,一起挖沙坑打秋千嚇唬路邊小店里沖出來的囂張小狗,一起偷喝冰箱里的冰可樂偷吃被藏起來的棒棒糖……
花牛,請慢慢成長,從成長中慢慢懂得生活,媽媽別無所求,無限的支持與無盡的愛,安于等待。
我總是用吼的方式,開始我和孩子之間的戰爭。孩子有什么不對。脾氣就上來了。結果自己氣得不行,什么事也沒解決,還和孩子產生了隔閡。自從了解“慢養”的教育理念后,才發現,孩子沒有錯,錯在家長自己。
首先對于在孩子身上所發生的任何事,家長要做到:有耐心。你的驚慌、急躁、不耐煩、怒氣都會傳遞給孩子,孩子也會把這些情緒反作用給你,其次,平常心。陪著孩子而不是看著他,傾聽孩子的話而不是打斷他,做事要鼓勵孩子讓他慢慢來而不要急于求成,孩子將來也不會急功近利好高騖遠。
最后,不代勞。不要抱著為了孩子好而幫孩子的名義,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一些事。挫折是他的必修課,這樣他才會在將來的路上能夠跌倒爬起,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呢?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養育孩子更是需要“慢工出細活”。
12月主題預告:你準備好了嗎 實時“監控”寶寶的幼兒園生活!
多起幼兒園教師虐待幼兒事件被曝光,爸爸媽媽在憂心的同時,也把目光更多投向了幼兒園的視頻監控系統,希望透過安裝在園內的攝像頭,隨時從網上看到孩子。你支持幼兒園安攝像頭,實現“監控透明”嗎?有了視頻監控,你就完全放心了嗎?這對孩子會有什么影響?
(400字內,投稿至superbaby13e@126.com。請附上博文的新浪鏈接和寶寶照片,精度1M以上)
本刊“育兒博客”獲眾多讀者支持,投稿踴躍,限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刊登,敬請諒解,希望繼續支持。
慢養,這一頗具新意的教育理念,我理解的慢養是一種講求“順應”的方式,在這個以快為先的時代,慢養的來襲像小火慢燉的濃湯飄散出了綿長的香氣。
循序漸進VS拔苗助長
有的家長認為,學習是個良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我認為,孩子就是應該玩,在玩中他可以自己探索到很多東西,慢慢的,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自己去了解、去感受,適當、適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比“拔苗助長”般的灌輸本不屬于他們年齡范圍內的知識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潤物無聲VS星火燎原
經常看到家長抱怨“告訴過你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改不了呢?”那么既然有了,我們又不想接受,想讓孩子改掉,該怎么辦?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信心,抱著關懷、鼓勵的態度,和孩子一起慢慢地去克服,直到讓孩子有清晰的認識。這種“潤物無聲”的呵護,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讓孩子感知我們對他們的理解和包容。
記得有本書叫《慢養》,沒有讀過,因此只是猜想其倡導的理念,大概是讓父母把養育寶寶和生活的節奏放慢,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之類的吧。最近一段時間,面對自己的小雨晨,心里對此有些感悟。
當小家伙吃飯漫不經心,一邊吃著小手,或擺弄玩具,一邊吃飯時,心里不免有些著急,“小家伙,為啥不快點吃啊,一會兒飯菜就涼了”當小家伙在床上翻來覆去就是不肯入睡時,心里也有些無奈,“雨晨,快點睡吧,媽媽待會兒還想等你睡了去做些家務呢”。
看過一些育兒書,接受了不少的理念,“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因此,雖然自己心里急,但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來。當然,即使說出來恐怕也無濟于事,只有耐下性子來,陪伴他,而不是催促他。
寶寶生命中的任何成長階段都是父母不可錯過的,這也是為什么我會選擇留在家里照顧雨晨的重要原因。我相信,因為有愛,有堅定的信念,有科學的理念,我會陪著小雨晨健康、快樂地成長,而且是慢慢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