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應遵循的行為規范。高校圖書館館員是高校教師的一部分,一方面他們具有教師的公共職業道德要求,但是又由于他們與一般的授課教師不同,所以他們又有特殊的職業道德要求。具體包括:愛崗敬業,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恪盡職守,具有完善的服務理念;鉆研業務,具有精湛的業務素養;積極進取,不斷提高服務效率。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館員;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9-0275-02
一、職業道德的內涵和作用
道德是依靠社會輿論、內心信仰和社會傳統習慣的力量,來調整一定社會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職業道德是職業或行業范圍內的特殊的道德要求,是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或行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職業道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狹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的一定職業特征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職業道德既是從業人員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同時又是從業人員對社會所應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由于社會中的職業或行業是多種多樣的,因而職業道德也是多方面的。不同職業的人員在特定的職業活動中形成了特殊的職業關系、職業利益、職業活動范圍和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職業人員的道德規范。如醫務工作者道德、教師道德、干部道德、商業道德等等。
人類的職業生活是職業道德產生的基礎。由于從事某種特定職業的人們,有著共同的勞動方式,經受著共同的職業訓練,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職業興趣、愛好、習慣和心理傳統,結成某些特殊關系,形成特殊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紀律,從而產生特殊的行為規范和道德要求。
1.職業道德對穩定社會秩序有重要作用。職業生活占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它是社會生活的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在職業生活中,如果人們都遵守職業道德,那么,就會有穩定的社會生活。職業道德的具體義務,不是人們主觀愿望的產物,而是社會各方面實際生活的客觀需要,如果不遵守起碼的道德要求,整個社會這部機器就不能正常運轉了。比如: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基本職責,如果他不履行應盡的社會義務,對病人視而不見,那么,就會發生嚴重的醫療事故。可見,每一種職業道德的具體義務對穩定社會生活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2.職業道德是良好社會風氣的基礎。一個社會精神面貌如何,可從社會風氣的好壞中反映出來。人們能否繼承和發揚職業道德傳統,對社會風氣的影響極大。職業道德能夠使一般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使從事各種職業活動的每個社會成員都樹立起崇高的職業理想和信念,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和習慣,強大的職業道德輿論和職業道德行為最終能推動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
3.職業道德對人的關系起著重要的協調作用。社會絕大多數人的道德實踐主要都發生在每個人特定的職業活動中,而各種職業活動都是相互聯系的,人們之間也都是相互交往的,從事每一種職業活動的社會成員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就在相互間的聯系和交往中起作用。是與非、好與壞等衡量道德的標準都在從事職業活動的社會成員的思想上產生共鳴,從而統一認識,消除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產生的眾多矛盾,并且可以調整社會成員與服務對象的關系,以及各職業內部的關系,同時也可以調整行業之間的關系。
4.職業道德對職業活動有指向作用,對從事職業活動的社會成員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形成,首先依靠對職業道德的正確認識和掌握,當人們的道德覺悟還不很高的時候,職業道德教育和建設更顯得重要,職業道德對職業活動以及如何搞好某項具體的職業起指向作用。人們按照職業道德的要求去做,就能更好地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盡快地進步和成長,當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職業崗位上體現出高尚的職業道德時,就會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中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1.愛崗敬業,業務精湛。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各種職業都對社會生活承擔著一定的職責和專門業務,是社會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借以實現的普遍形式。沒有各種職業活動也就沒有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缺少某個行業,或某個行業的活動遭到破壞,那么我們社會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就不能正常進行。所以,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就成為各種職業人員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要求。因此,我們講職業道德,就是要明確社會職責,熱愛本職工作,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各項任務。業務精湛,對技術精益求精,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業務和技術要求,都有對各行業人員熟悉業務和精通技術的要求。從業人員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力求掌握最好的職業技能,不僅是維護行業和從業人員本身的信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也是執業人員為人民服務和忠于職守的必要手段。因此,從業人員謙虛好學、富有進取的精神,對技術的精益求精,是職業道德高尚的體現,也是衡量從業人員是否具有職業道德的標志之一。
2.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無論從事什么職業的工作人員,都要堅決履行自己的職責,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反對玩忽職守,抵制一切不正之風。要做到誠實守信,辦事公道。各個職業內部,各個成員之間,同行業各單位之間,只有團結互助,取長補短,才能不斷提高自己,不斷提高工作質量。這也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體主義原則在職業道德中的具體體現。要做到誠實守信,就必須接受群眾監督,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無論從事什么職業的工作,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是難免的,它將直接影響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工作效果。因此,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人們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努力把本職工作做好。這樣才能真正把誠實守信、辦事公道落到實處。
3.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任何道德都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體現,而各種職業人員與自己的工作對象或服務對象之間構成了職業關系的兩個最基本的方面,諸如醫患關系、師生關系、買賣關系、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干群關系等。缺少任何一方,職業活動就無法進行。然而,一定職業的社會價值,有時在通過職業人員為自己工作對象的服務過程中實現的。正因為如此,人們對自己的職業對象的道德責任便成為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而其根本出發點則是為人民服務。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
三、高校圖書館館員的職業道德要求
職業道德的重點是解決勞動態度問題。就是要求從事不同職業的人,熱愛本職工作,以主人翁的姿態進行勞動,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努力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它要求從業人員樹立遠大理想,超出單純謀求個人利益和職業集體利益的狹隘眼界,自覺自愿地為社會公共利益的發展努力作貢獻。
高校圖書館館員是高校教師的一部分,一方面他們具有教師的公共職業道德要求,但是又由于他們與一般的授課教師不同,所以他們又有特殊的職業道德要求。高校圖書館館員的職業道德具體要求是:
1.愛崗敬業,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奉獻,就是一個人為了維護整體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甘愿舍棄和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的高尚品質和高貴精神。奉獻就是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胸懷坦蕩,忘我工作,朝著一個既定的目標前進。有了這種獻身精神的教師,就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會貪圖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錢物,具有戰勝困難、頑強拼搏的意志力和大無畏精神。圖書館館員的工作特點是為廣大師生的教學與學習提供完善的服務,工作過程枯燥煩瑣,沒有驚天動地的外在表現,有的只是平凡的默默無聞的按照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的操作,所以沒有愛崗敬業的理念,沒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很難完成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
2.恪盡職守,具有完善的服務理念。圖書館管理員擔任圖書采訪、編目、目錄組織、書庫管理、圖書借閱等業務部門的輔助性工作;助理館員擔任部分選書工作,輔導讀者查閱館藏目錄及文獻檢索工具,擔任文獻研究、書目編輯的助手工作等;館員擔任選書、分類、主題標引、編寫提要、解答咨詢課題、編制書目索引等工作。這些工作一方面需要與讀者打交道,不斷地、和風細雨地與讀者進行溝通,做到熱情、真誠,不厭其煩;另一方面又與圖書、卡片、雜志、報紙打交道,需要細心、耐心和專心。這就要求館員必須恪盡職守,并具有完善的服務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優秀的館員。
3.鉆研業務,具有精湛的業務素養。圖書館館員的工作職責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大塊:采編工作和閱覽工作。前者主要包括:負責本館圖書的采訪、登錄、分類、編目、加工、整理、目錄組織工作;依據采購原則和購書經濟指標,制定具體采購計劃;熟悉館藏圖書和文獻出版發行信息,掌握圖書的利用情況,保證采購質量;圖書館藏書業務情況統計表;負責各部門的圖書撥交工作和替舊、注銷工作。后者主要包括:保證按時開館、閉館,不得隨便離崗;做好書刊清點、驗收,保證圖書和報刊及時上架與有序排列;為讀者提供熱情、方便的服務,了解讀者的閱讀傾向和閱讀效果;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精湛的業務知識和較高的專業素養。
4.積極進取,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圖書館教師必須具有進取精神,不斷拓展形式多樣的服務項目,努力提高文獻的利用率,并根據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書刊流通工作,創造條件提高書刊流通率,同時經常開展書刊的宣傳推薦工作,加強對讀者的信息教育,使圖書館發揮出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馮鑫,馮文升.圖書館系統館員在信息自動化進程中的職責[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7,(2).
[2]祝少輝.論高校圖書館員自身職業倦怠的克服[J].法制與社會,2010,(21).[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