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員老齡化現象在中國、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它不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以及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目前,中國農村地區的黨員老齡化現象表現為范圍廣、老齡黨員比例偏高等方面。正確認識和分析這些現象,找到問題背后的原因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已經成了當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黨員老齡化;農村;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D26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6-0206-03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關鍵靠黨的正確領導。在這個過程中,農村黨員的狀況直接影響著新農村的建設進程以及黨在農民中的形象。農村黨員的老齡化現象在最近幾年表現得尤其突出。分析黨員老齡化的特點,對于順利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和改善農村黨建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農村地區黨員老齡化現象十分嚴重
目前,農村黨員老齡化已成為黨員隊伍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這個問題的存在造成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后繼乏人,影響到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和基層政權建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黨員老齡化現象分布范圍廣。最近幾年,黨員老齡化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問題,而是一種存在于中國大多數農村地區的普遍現象。其中,欠發達地區農村黨員老齡化現象更加嚴重,從而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帶來了十分嚴峻的挑戰。
2.農村老黨員占農村黨員的比例偏高。正常情況下,青年黨員、中年黨員和老年黨員之間的比例應該控制在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之內,從而充分發揮各個年齡階段的黨員的積極性,實現黨在農村事業的協調和持續發展。但是,目前中國農村中黨員的年齡比例失衡,表現為年輕黨員的數量過少、中年黨員的比例偏低而老年黨員的比例過高。以蘇北為例,在大部分蘇北農村,50歲以上黨員的比例基本上是在50%~60%,個別地區能達到70%左右;其中60歲以上的黨員能夠占到老年黨員總人數的60%以上,30~45歲之間的黨員的比例一般是在20%~30%,而30歲以下的青年黨員的比例一般不會超過10%,甚至在很多地區的農村黨支部30歲以下的青年黨員根本就沒有。老年黨員已經成了中國農村黨員的絕對主力,以至在農村有些地方將農村基層黨組織稱作是“老年俱樂部”,正如蘇北一位鎮黨總支書記所說:“每次開黨支部會議,下面總是一片灰色的海洋。”
3.農村黨員老齡化分布較為集中。就是在農村地區,黨員的老齡化現象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具體來說,農村老黨員的比例要遠遠高于鄉鎮一級的比例,黨員老齡化主要集中在農村基層黨支部;而在農村基層黨支部中,不同的職業之間的比例又是不一樣的,學校黨支部中老黨員基本上是最少的,其次是機關黨委,再次是商業黨支部和企業內部建立的黨支部,而鄉村黨支部中老齡化黨員是最多的。可見,黨員老齡化的“重災區”是在鄉村黨支部這一層次上,他們是解決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的重點。
4.中國農村黨員老齡化現象持續時間會很長。中國農村地區的黨員老齡化現象將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下去,這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的。一方面,由于中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持續改善,農村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人口的壽命得到進一步的延長,這決定了老黨員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繼續發揮著“主力作用”;另一方面,隨著大批的農村青年進城務工,決定了農村黨支部發展青年入黨只能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黨不可能在短期內大規模的發展農村青年入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村基層黨支部老黨員的比例仍要遠遠高于年輕黨員的比例,解決農村地區的黨員老齡化問題將會需要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二、農村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的成因
農村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從基層黨組織角度來看
農村黨員老齡化現象的發生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著緊密的聯系。正是由于基層黨組織自身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才使得農村地區的黨員老齡化問題呈現進一步發展的趨勢。基層黨組織對目前農村地區的黨員老齡化現象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1.農村黨組織對新形勢下解決農村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重視不夠。農村黨員老齡化現象已經存在一段時間,老黨員的比例過高早就給農村地區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例如,在黨的日常工作中由于老黨員較多使得農村基層黨支部開展工作因為缺少人手而比較困難等。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引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高度重視。正是對黨員老齡化問題的漠視,才使得這一問題越來越嚴重。
2.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較弱,造成黨對農村優秀青年的吸引力不夠。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民緊密相連,基層黨支部的表現直接決定著黨在農民心目中的形象。農村基層黨組織表現突出,黨的吸引力就高,反之,黨在農民的心目中的地位就低。一方面,在農村地區基層黨組織中,主要負責人的學歷水平普遍不高,相當一部分是小學和初中水平,甚至個別黨委班子成員還是文盲。這種現象使得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和說服力不夠強。正如一位村民說的那樣:“我們不懂得他們也不懂,甚至我們懂得他們也不懂,誰愿意聽他們講話?”在這里,知識水平較低的狀況造成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影響力的不夠。另一方面,部分基層黨組織中存在著權利和義務失衡現象。例如,有些農村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基本不問,除了每月的黨費外黨員和群眾基本沒有什么區別。這種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眾、不能夠盡到自己義務的現象也從根本上削弱了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造成對農村優秀青年的吸引力不夠。
3.新黨員發展中的制度落實不到位,監督機制不健全。在有些地方,黨員發展的權利主要集中掌握在村黨支部領導班子幾個人手里,甚至村黨支部書記一個人就能夠決定新黨員的發展,造成黨員發展中的一言堂。普通黨員和群眾對新黨員的發展要么是毫不知情、要么不能夠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很多優秀的農村青年想加入到黨組織中來,但是由于和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不熟,結果很難被接納入黨,使他們逐漸對加入黨組織失去信心。正是由于黨員發展中的制度落實和監督的不到位,才阻礙了更多的優秀青年加入黨組織。
(二)從農村青年的角度來看
隨著中國農村進一步融入到市場經濟大潮中來,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中廣大青年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規模的“民工潮”的出現不利于農村新黨員的發展。隨著大量農村青年進城務工,黨組織很難對他們進行持續的跟蹤考察,黨員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另外,長期在外務工生活增強了青年人對農村的疏遠感,對于能不能加入到黨組織中來并不怎么在意,缺少入黨的動機和興趣。
2.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導致部分農村青年信仰淡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更由于農村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更多的接觸到了外部世界,使得農村青年的思想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原來形成于農村中的較為樸素的價值取向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農村青年的價值取向變得更加多元化和不確定化。在相當多的農村青年中滋生了拜金主義和自由主義,認為金錢就是一切,金錢以外的東西沒有價值可言。很多青年認為加入共產黨,除了交黨費以外還要接受黨的紀律的制約,缺少入黨動機。
三、解決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的對策
針對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探索解決這一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在充分挖掘老黨員工作潛力的同時,積極地吸引和發展青年人入黨,實現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推動農村基層黨支部建設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活老黨員隊伍,充分調動老黨員工作的積極性
老黨員具有自身的優勢,例如工作經驗豐富、擁有的空閑時間較多、信念堅定以及在農村具有較高的威信等。長期以來由于我們過多地強調了老黨員的缺點和不足之處而忽視了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造成農村黨支部對這一部分力量的忽視,使得農村老黨員在黨的基層建設中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解決中國農村地區的黨員老齡化問題的長期性要求我們必須抓好老黨員隊伍的建設,發揮老黨員的積極作用。
1.加強引導,提高老黨員的思想和認識水平。針對老黨員中普遍存在的思想保守、工作熱情不高的現象,基層黨支部應該積極主動的對老黨員進行思想引導。通過定期的黨員培訓會和老黨員座談會的形式,在思想上引導老年黨員樹立“最美還是夕陽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思想,從而調動老黨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發揮他們在黨的建設中的作用。
2.堅持群眾路線,采取措施,切實解決老黨員的實際問題。劉少奇指出:“黨的方針、政策、措施都必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老年人由于年齡的限制造成在生活中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將老黨員的冷暖時時放在心上,通過建立規范化的老黨員走訪制度等形式,積極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矛盾。只有讓老黨員們能夠體會出黨組織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體會出黨的溫暖,才能夠真正激發起他們對黨的熱愛和忠誠,從而調動起工作的積極性。
3.創建平臺,使老黨員真正做到“老有所為”。基層黨組織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創造出適合老黨員特點的工作平臺,為老黨員積極性的發揮提供相應的工作機會。一方面,在基層黨支部會議召開時,在老黨員身體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讓老黨員參加,使得他們和青年黨員一樣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另一方面,設崗定責,根據老年人威望較高的特點設立民事調解員職務,安排村里德高望重的老黨員擔任這一職務,發揮老黨員在民事調解方面的作用;針對老黨員思想堅定、時間較為充分的特點,可以安排他們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通過設崗定責,使得老黨員們在基層黨支部建設上有事可做,從而找到發揮其作用的發力點。
(二)狠抓青年黨員發展,為農村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必須真正的解決好農村青年的入黨問題,吸引大量的符合條件的農村青年進入黨組織,從而從源頭上改變農村黨員的老齡化現象。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制定發展目標,明確發展責任,加強農村青年黨員的發展力度。基層黨組織可以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青年黨員的發展目標,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發展目標真正的落實下去。這就要求明確在發展青年黨員中的責任制,建立健全發展黨員責任追究制和考核激勵機制,將發展黨員工作執行情況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2.加強黨員的先進性教育,糾正黨內的不正之風,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也是增強基層黨支部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關鍵。當前,加強黨的先進性教育,在內容上,一方面,應該注重黨員的思想建設,緊密把握黨員的思想動態,并根據當前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大力進行民主思想和民主的工作作風的教育,力求使得每一個黨員都能夠真正的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能夠正確地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另一方面,引導黨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積極主動的發揮模范和帶頭做用。在政治領域始終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始終保持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發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帶頭作用;在經濟領域,不但自己致富,還要能夠幫助同村的人共同致富,在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整體經濟生活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在文化領域里,積極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為村民們思想道德的提高樹立模范作用。在形式上,將正規教育和自發教育、系統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資源,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3.擴大民主、加強監督,保證黨員發展的質量。發展新黨員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引入普通黨員和群眾的監督和約束機制,使得青年黨員的整個發展過程都處于黨員和群眾的直接監督和約束之下,使黨員和群眾在黨員的發展中真正的起到應有的作用,從而增加黨員發展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這就要求黨支部在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前,必須事先實行“三推”,即是先由黨員、群眾、群團組織民主推薦入黨積極分子人選,再由基層黨組織決定的方式確定。即重點培養35歲以下優秀青年,對其中推薦票數相對集中且經初步考察合格者,確定黨員與他們“一對一”結對聯系培養,并實行全程公示。針對黨員發展中黨支部書記權力較大的現狀、應著重做好黨支部書記的監督工作,對個別思想不端正、個人主義嚴重、故意設置“關卡”阻撓新黨員發展的支部書記,各級黨組織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經教育不改的,堅決予以調整。
4.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培養好農村入黨積極分子,主要是抓好農村中的幾類較為“特殊”的人群的培養和教育。一是抓好外出青年的培養。黨組織要對外出務工經商的優秀青年逐一造冊登記,建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信息庫”,對其中有培養發展潛力的“好苗子”,實行重點管理和培養。二是抓好農村的致富能手、產業大戶的培養。對于農村中年紀輕、能力強的非黨員戶和懂經濟、會經營的致富能手進行培養,使他們逐漸向黨組織靠攏,充分發揮他們在帶動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方面的作用,造就一大批新黨員、能人、黨員能人和優秀村干部,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維護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加快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步伐。三是抓好農村青少年學生的培訓。農村青少年學生盡管有相當一部分將來會考上學離開農村,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農村青年會在農村安家落戶。提高農村青年的知識水平必須從學生時代開始。這就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在小學階段少先隊、在初中階段共青團和在高中階段的高中黨支部的作用,進行系統化的黨的基本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黨、熱愛黨,把發展學生黨員工作作為解決農民黨員老齡化問題的“源頭工程”來抓。
總之,只有將發揮老黨員的積極性與大力發展青年人入黨大力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解決農村地區黨員老齡化問題,從而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更好的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的戰斗堡壘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勝利.農村黨員老齡化情況十分嚴重[J].鄉鎮論壇,2005,(15).
[2]陳法明,林山.要重視解決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J].新農村,2000,(9).
[3]宗立福,國春光.農民黨員老齡化現象及解決對策[J].黨員之友,2003,(17).
The Phenomenon of Aging in Party Members in Rural Areas
QU Yan-chao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Nanjing 200014,China)
Abstract: Party phenomenon of aging in China,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is a very prominent issue, which does not help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consolidate the party’s ruling status in the rural areas. Currently, Older members in rural China showed a wide range of phenomena, such as the high proportion of older members and so on.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se phenomena, to fi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roblem and take practical measures,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current task.
Key words: aging members;rural;economic development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