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面對經濟及社會改革的新形勢,如何準確、及時、可靠、全面掌握工業企業及社會生活污染及治理情況,做好環境統計工作,是擺在環境統計工作人員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環境統計工作者應當本著對本職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進行全過程的、全員參加的環境統計數據質量控制。要盡可能采用計算機處理統計資料,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工參與,加強對環境統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培訓以及加大統計執法力度等,以保證源頭數據的準確性,使我們的環境統計工作更好地為現代社會經濟服務。
關鍵詞:環境;統計數據;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F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2-0205-02
環境統計是一門新興的統計學科,它伴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產生而產生并不斷深化發展。環境統計以全面的綜合統計數字資料反映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的狀況,環境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是環境統計工作成敗的關鍵。環境統計數據能夠動態體現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變化的情況,是國家制定環境決策和加強環境管理的重要科學依據,同時也為研究探索中國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經驗和規律提供數據支持。是從數量角度研究環境現象發展變化及其規律性的實踐活動。因此要始終不渝地把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問題,擺到統計工作的首要位置,并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切實抓緊抓好。下面就環境統計數據質量問題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環境統計數據質量控制的意義
近幾年來,科學技術飛越進步,生產力迅猛發展。伴隨著工業發展,環境問題日漸突顯,加強環境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環境統計作為環境管理工作的一項基本制度,是各級環保部門科學決策和量化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實現環境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的基礎。它是我們了解全市環境污染及治理情況的一個重要途徑,也為政府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訂環境保護和計劃、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據。最為基礎依據環境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這兩項基本要求尤顯重要。其中,準確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統計工作的生命。它確定著統計資料是否有效和價值的高低,是衡量統計數據質量的根本標志。準確可靠的統計數據,便于決策和管理者正確地把握環境發展趨勢,客觀地剖析環境污染問題,從而作出科學的規劃和決策。因此,環境統計工作者必須以對本職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以環境統計數據為對象,以消除環境統計數據的差錯為目標,千方百計搞準統計數據,達到強化環境統計數據質量控制的目的。
二、常見的統計數據質量問題及分析
1.數據虛假。這是最常見的環境統計數據質量問題,也是危害最為嚴重的數據質量問題,不實的數據比沒有數據危害更大。這類統計數據完全是虛構的杜撰的,毫無事實根據。造成環境統計數據虛假的因素多種多樣:有意虛報,瞞報統計數據資料,指標制定不嚴密,統計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這種過錯包括環境統計人員為某種目的的故意過錯,也包括過失過錯。
2.拼湊的數據。這種數據是把不同地點,不同條件,不同性質的數據在收集、加工、傳遞過程中,人為地拼湊成同一時間、地點、條件和性質下的同一數據。這種東拼西湊的數據,雖然分別有事實根據,但是從整體上看數據是不符合事實的,其性質與數據虛構相同。如,環境統計人員為了填報方便把兩臺鍋爐的數據簡單疊加,不考慮其煙囪距離、有效高度等因素,不進行加權處理。
3.指標數值背離指標原意。這是由于對指標的理解不準確,或者是因為指標含義模糊,指標計算的隨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數據質量問題,表現為收集整理的環境統計數據不是所要求的統計內容,數據與指標原意出現走樣,面目全非。如,環境統計人員對工藝過程了解不夠,使原煤和燃料煤之間,工藝過程和燃燒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硫之間的數據混淆不清。
4.數據的邏輯性錯誤。這是指統計資料的排列不合邏輯,各個數據、項目之間相互矛盾。如某企業報送的材料,燃煤量增加,煤的硫份不變,但燃燒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硫量卻減少,這就存在著矛盾,表明數據有邏輯性錯誤。
5.數據的非同一性。它是指同一個指標在不同時期的統計范圍、口徑、內容、方法、單位和價格上有差別而造成的數據的不可比性。如某電廠,第一季度報送的產品發電量以億度為單位,第二季度報送的產品發電量以萬度為單位,在“十一五”環境統計軟件系統中 ,對比過程由于單位識別不清,就會造成產品一項的指標突變。
6.數據不完整。這里指填報單位出現遺漏,所列項目的資料沒有搜集齊全,不符合統計資料完整性的要求。數據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對象的全貌和正確認識現象總體特征,最終也就難以對現象變化的規律性做出明確的判斷,甚至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如企業填報的材料,由煙塵的產生量和去除量,卻沒有粉煤灰的產生量,這明顯是錯誤的,因為煙塵的去除過程必然會有粉煤灰的產生。
7.統計手段和統計分析落后。目前許多企業統計工作仍處于手工狀態,很原始!即使采用計算機也僅僅是減少工作量去做一些匯總、指標計算,并沒真正引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所作的統計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即對統計數據進行單純的講解說明;不能利用網絡技術實行信息共享等方式進行事前分析和預測。換句話說,“統計預測”這一職能根本沒有發揮作用,缺乏對信息的收集、綜合和系統化。
此外,常見的統計數據問題還有計算錯誤、筆誤等。可見,統計數據質量問題既可能是來自于設計階段,也可能是來自于統計資料的整理階段。
三、統計數據質量控制方法
1.環境統計工作者本身應提高自身素質。環境統計人員不僅應掌握深厚環境監測和評價的相關知識,還要掌握統計法律及基本知識,具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并應跟上時代及時進行知識儲備及更新。因此,環境統計人員應該加強培訓工作,各環境保護部門應建立配套的培訓機制,對每一層次的環境統計崗位實施針對性的培訓,必要時應聘請有關專家學者授課,或到相關單位進行考察學習,做到取長補短。環境統計工作者本身也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鉆研業務,不斷提高環境統計業務素質和水平,杜絕因業務不熟悉而造成的數據質量問題。
2.加強對統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目前,上級部門下達計劃和各類政績考核對環境統計數據干擾不可低估。有些地方,以是否完成計劃和各類數據的高低作為考核地方政績的依據,導致很多下級部門所報的環境統計數據受制約于計劃數,這并不是計劃部門的計劃多么精確合理,而是說明某些環境統計對象或環境統計部門受某種利益或壓力的驅動而使環境統計數據的質量得不到保障。當然,數據不真實、不準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環境統計人員的思想道德對環境統計數據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統計人員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要求每一個統計工作者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認真對待每一個統計數據,如實地反映情況。
3.加大統計執法力度,保證源頭數據的準確性。環境保護部門今后應在加強環境統計信息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從數據采集的圈子中跳出來,重點加大環境統計執法檢查,對弄虛作假的單位要堅決嚴肅查處。在立法上,罰款數額應該大幅增加,以威懾環境統計違法者,逐步建立全社會的環境統計誠信體系。
總之,在環境統計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統計信息自動化建設,抓環節,保質量,力求做到環境統計數據的全面、可靠和準確性,抵制環境統計上弄虛作假的行為,提高環境統計數據的質量水平,使環境統計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程序化、規范化,建立健全環境統計工作網絡。充分發揮環境統計的調查、信息、監督三大功能,切實為環境管理提供服務,提高監測監管能力,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ISBN 978-7-5037-4602-4統計工作務實[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20-50.
[2] ISBN 978-7-5037-4604-8統計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1-50.
[3] “十一五”國家環境統計綜合年報軟件使用說明[Z].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Environment Research
JIN Li-li
(Huludao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Huludao 125001,China)
Abstract:As China’s economic restructuring,deepen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in the fa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 in the new situation,how accurate,timely,reliable and complete control of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social life and governance,environment,good statistical work ,Is facing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staff before a new topic.Environment statistics worker should be on the job in a highly responsible spirit of the whole process,full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the quality of statistical data.To the extent possible,using computer data processing,artificial reduction of the maximum participation of statisticians to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training and increased law enforcement,and other statistic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source so that our statistical work environment Better for the modern social and economic services.
Key words:environment;statistics; quality control[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