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貿易專業屬于應用性很強的經濟類專業,從適應時代和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對本專業的實踐教學展開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以西安翻譯學院為例,探討了進行國際貿易本科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思路。
關鍵詞:實踐教學;國際貿易;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9-0252-02
西安翻譯學院于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為實施以本科學歷教育為主,同時可舉辦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涵蓋“文法、理工、經管、藝術”等多學科多專業的一所綜合性民辦本科高校。在高校傳統的單專業教育模式的基礎上,西安翻譯學院創新地發展并實踐了“專業+外語+現代化技能” 的復合實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為了本科生學習的特點,學院今年以來進行了多次的實踐教學改革,并取得顯著的成果。西安翻譯學院在2004年就出資建設國際貿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配置較先進的綜合實驗室,除單證教學系統外,還能提供Simtrade模擬進出口實務操作系統服務。
一、西安翻譯學院國際貿易本科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基地單薄。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原則上分為實驗室實訓和社會實踐兩大類。要使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就必須建立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近年來,西安翻譯學院雖然投入一定的財力新建了國際貿易模擬實驗室,購買適量的教學模擬軟件以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在國際貿易實訓室中,學生只能通過軟件模擬整個貿易的流程,但是外貿軟件只能實現數據庫之間的數據與表格登錄、轉換,沒有業務流程操作的實務要求,也不會涉及到具體產品的生產跟單等內容,與現實外貿業務還有較大的差距。由于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步伐相對緩慢,使得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無法開展。目前,無論是分析型、演示型、驗證型的實踐教學,還是模擬型的實驗實習均在校內進行。國際貿易本科專業培養的是面向市場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應將更多的學時放在實踐操作上,與注重培養基層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相比,其對于理論與綜合素質的要求會更高一些,更全面一些。因此,僅僅靠創建國際貿易計算機模擬實驗室還不能滿足該專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2.缺乏專業實踐指導教師。在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指導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指導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證。作為一名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課堂教學經驗,而且要具備豐富的外貿實踐經驗。而國際貿易實踐教學需要的就是這種既有豐富的外貿實踐經驗又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但這種師資的來源渠道不廣,培養周期長,成本大。
3.實踐測評體系不健全。近年來,西安翻譯學院制定了相應的實踐教學管理辦法,但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尚缺乏系統性,而且實踐教學的質量評價體系以及相應的激勵機制也不夠完善,對模擬實習和實踐教學環節中的成績測評缺乏嚴格的、系統的、科學的考核辦法。由于實踐教學涉及面廣,組織困難,而且學校對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沒有采取特殊的鼓勵措施,致使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缺乏工作積極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由于沒有壓力,因而放松了對實踐課的學習,致使實踐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西安翻譯學院國際貿易本科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
1.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將校內實驗室實訓與校外實習相結合,在原有的校內實驗室實訓的基礎上,積極尋找外貿企業聯合創建校外實訓基地。院校聯建實訓基地一般是兩所甚至更多院校根據資源共享、成本分擔等方式,聯合共建的實訓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各院校在資金、場地、設備等方面的不足。具體的合作方式可以參考以下兩種模式:一是院校以付費的形式安排學生在企業實訓,或者是企業通過院校獲得廉價勞動力。二是企業參與到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參與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的設置與開發,并按照教學規律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和職業道德教育。而院校則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和人才輸送等,為企業帶來實惠。
2.提高專業實踐教師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僅僅對高職教育是必需的,對民辦高校本科教育同樣必不可少。目前此類專業的教師,不管是老教師還是剛工作的青年教師,普遍存在著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企業的業務實踐經驗的問題。教師自身的動手能力不強,也是影響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的主要原因。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專業教師素質:首先,在引進教師方面要適當的提高門檻,放棄“唯學位論”的傳統思想,可以考慮引進一些具有外貿實踐經驗的外企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其次,鼓勵專業教師到外貿部門鍛煉,或者以考取專業職稱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作為考核標準,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雙師型”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師資隊伍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關鍵,也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決定因素。學生的技能水平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密切相關。最后,鼓勵專業教師進修或繼續深造,多參加國際、國內相關學術會議,不斷吸取最新的國際貿易方面的信息和動態。擁有“雙語型”教師是提高國際貿易實踐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創新型國際經貿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可以通過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學、互派教師、委派教師出國進修等途徑,有效提高教師的外語表達與運用的能力。
3.改革實踐課程的測評方法。將課程考核與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實踐課程改革應實施“畢業證書+ 技能證書”的制度,即要求學生畢業時必須取得學歷證書和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在參考職業資格證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行系統的技術操作訓練和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這種實戰演習性的操作訓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實踐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是對他們的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實踐課程的成績測評應參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對實踐教學的全過程進行考核,應將學生的考試成績與職業資格考試結果綜合起來進行考慮。
4.改革畢業設計模式。西安翻譯學院本科國際貿易專業2010屆畢業生225人,畢業論文選題范圍涉及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物流和電子商務等方向。從選題性質來看,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運用專業知識解決某領域實際問題;二是對國際經濟領域某些現象進行理論探討。學生的選題主要集中在第二種類型。由此可見,學生選題雖然符合專業要求,但是進行理論探討的比較多,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比較少。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既是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將畢業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畢業設計的素材,選題來源相對廣泛,資料收集也比較容易,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強。所以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創新知識,提高技能。
參考文獻:
[1]鄧正林.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專業技能體系構建與實施探討[J].科協論壇,2009,(2).
[2]郝曉燕.關于提高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外貿實踐能力的教學研究與探討[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1).
[3]李潔.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10).
[4]伊輝勇,應曉躍,鄭輝昌.實訓基地建設與創新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5]王世平,劉佳.進出口業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模擬實驗教學體系構建[J].南方論刊,2009,(10).
[6]王萍.高校經貿類專業開設“模擬國際貿易”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4,(1).
[7]周偉.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實踐教學的研究[J].企業家天地,2009,(10).[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