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成熟和不斷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來越多,由于長期受病痛的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嚴重地影響其生活質量。近年來采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前后及血透過程中,始終給予生理、心理及社會舒適護理,不僅減輕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軀體不適,還緩解了其心理和社會壓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護理服務質量,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報務的內涵,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血液透析前的舒適護理
透析環境舒適:舒適的環境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要給患者一個安靜的治療休息環境。透析室要安靜整齊、寬敞明亮、光線柔和、空氣清新、沒有消毒劑等異味,且地面干燥防滑。室溫可根據患者需求調節,濕度50%~60%,透析室的窗簾、被套和床單采用淡紫色或淡黃色,使患者在視覺上感到舒適,消除其緊張情緒,合理布局透析室,嚴格消毒和劃分區域,感染者與非感染者分室、分機透析,控制進出透析室的人員,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播放輕松愉快的電視節目及音樂,遙控器放在患者便于取放的地方,待透析室準備報紙、雜志與健康教育宣傳冊等,便于患者和家屬參閱。
透析前準備血管通路:盡早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選擇靜脈置管或血管造瘺以便于穿刺及減輕患者痛苦。
心理舒適: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終年依賴透析存活,受透析治療的束縛,其不能正常參加工作和社會活動,還有承擔各種壓力(經濟的和社會等諸多方面),對預后易產憂慮、恐懼心理,且隨著血透時間延長,并發癥多,易產生緊張情緒,因此,血液透析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重視接待患者,贏得患者的信任,主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相關血液透析知識,認真傾聽患者的心理感受,評估身體及心理上不舒適的原因、程度等,鼓勵家屬關心體貼患者,予以生理、心理支持,盡量滿足其心理需要,使患者在身心和諧的狀態下以輕松愉悅的心情以及更積極的心態來接受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中的舒適護理
血液透析中動靜脈穿刺的舒適護理:合理選擇穿刺點,嚴格無菌操作,每次穿刺更換部位,不在同一穿刺點反復穿刺,爭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在患者處于舒適體位的情況下妥善固定,必要時穿刺側肢體墊以軟枕,指導患者如何活動肢體可以避免血液外滲及活動量適度才不影響血液透析。
并發癥的舒適護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長期血液透析,并發癥較多,在透析過過程中,脫水量設置適宜,密切觀察患者的全面情況,掌握病情變化,經常巡視詢問患者的感受及需要,如出現冷汗、心慌時要及時測血糖及補充糖劑;如肢體有抽搐、麻木要幫助及時按摩活動肢體,必要時補充鈣劑;如有血液外滲應立即按壓,膠布固定,冰袋冷敷,迅速更換穿刺部位等;如有皮膚瘙癢時可給給予溫水擦洗,口服地西泮、氯苯那敏等藥物,避免用力搔抓及熱水擦洗等。
血透中的心理護理:血液透析中除加強巡視外,亦適度播放背景音樂,與患者溝通交流,緩解紫張不適。
血液透析后的護理
血液透析后飲食的舒適護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長期血液透,營養成分丟失嚴重,并受疾病、不良情緒、經濟等影響,往往營養不良,醫護人員要關心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并對不合理之處予以指導,要根據患者的體重、喜好、習慣制定營養膳食,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熱量的攝入,保證患者的營養需求量,并進健康飲食宣教,提高患者的認知度,創適良好的就餐環境,能自主進食者可將床移至合適位置,并將床頭搖至半坐臥位,以方便其進餐,不能自主進餐者協助其進餐,飯前應用消毒毛巾擦手,飯后要協助漱口,并整理床單位,將病床搖至患者舒適的位置。
社會舒適護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醫療費用昂貴,透析期間患者患者軀體及心理方面存在不適,以及經濟及精神方面亦給家庭帶來很大壓力,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諸多因素嚴重影響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系統和家屬的支持,以減輕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經濟、醫藥開銷、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對家屬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使其堅強面對現實,為患者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要尊重不同患者的信仰、生活習俗,讓患者在透析期間做適合自己的工作,以達到心靈上的舒適。
總之,近1年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適護理,使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及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提高了生活質量,使患者感受到護士的關愛,樹立與疾病斗爭的信念,更好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密切了護患關系,搞高了護理質量,使患者在治療中感覺舒適,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時秋英.舒適護理在老年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9):1810-1811.
2 張宏,朱光啟.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1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