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大禹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國家。他用諸侯進貢的銅鑄造了九只大鼎,鼎上鑄著九州的山川名勝和飛鳥走獸。從此,九鼎就被視為國家的象征。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九鼎又成了周朝的鎮國之寶。到了春秋時期,齊、晉、秦、楚、宋五霸先后稱雄,都想取代周朝,一統天下。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出征之名駐軍于周王室的邊境,很有些炫耀武力的意思。周王派王孫滿去犒賞三軍,沒想到野心勃勃的楚莊王竟向王孫滿詢問起了九鼎的大小、輕重。
王孫滿義正詞嚴地說:“周王室雖然衰微,但天命未改,九鼎的大小、輕重是不能隨便詢問的。”
楚莊王聽后,勉強回答道:“不過是九個鼎而已。只要有足夠的銅,誰不可以造它十個八個?”
王孫滿正言道:“九鼎是神圣的鎮國之寶,怎么可以隨便鑄造?”楚莊王自知理虧,只好悻悻地不再作聲了。
鼎是國家政權的象征。楚莊王問鼎是想滅周而代之,因而“問鼎”一詞就有了圖謀奪取天下的意思。到了后來,“問鼎”一詞也就被用來指謀求第一,例如奪取某種比賽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