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焚書坑儒,天下許多古籍喪失。西晉初年,有一個名叫“不準”的汲郡人盜墓,盜掘了戰國時魏王的墓冢,結果發現了許多重要歷史古籍,其中就有著名的《穆天子傳》,右面那首詩所描繪的情景就是出自這本書,記錄了周穆王西行會見西王母事件。書中所述之事雖然有夸大的成份,許多史學家考證周穆王西行之事卻是真實的。
《列子·周穆王傳》記載:周朝穆王時,從遙遠的西方來了一個本領非凡的人,人稱“化人”,他能潛入水火,穿過金石,飛騰空中,甚至能改變別人的想法。周穆王傾慕不已,尊為上賓。
有一天,化人讓穆王拉住自己的衣袖,二人騰空而起,升入半空云中。進入化人住居的宮殿之后,穆王大開眼界,這里的宮殿金碧輝煌,巍峨莊嚴,到處鑲嵌著珍珠和美玉。穆王在這里所受的款待,無論是雙目所視,雙耳所聞,口中所嘗,皆非人間所有。
正當穆王心神不定之時,化人用手輕輕一推,穆王便一下子從空中墜落,猛然醒來,卻發現自己好好地坐在殿上。這可激起了穆王游玩的興致,一心想遠游西方。
周穆王決定出行,他們當時選了八匹神駿,分別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由當時馭馬高手造父駕車,一路西行,后來的名畫《八駿圖》,所畫的就是以上八匹駿馬。
周穆王一行浩浩蕩蕩,由宗周出發,越過漳水,渡過黃河,沿太行山西側向北進發,直到陰山腳下。然后他們開始長途西行,到了昆侖山,又向西行走了幾千里。
《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一行人在陽紆山見到了水神河伯;在赤烏族接受了赤烏人奉獻的美女;在黑水封賞了殷勤接待他的長臂國人……最后他們到達了昆侖山,會見當地的部落聯盟首領西王母。
西王母在瑤池款待周穆王,場面盛大隆重。周穆王向西王母獻上白圭、黑璧,西王母非常高興,作歌一曲:“白云在天,丘陵自現。山水相隔,路途遙遠。你若健在,他日相見。”
穆王也作歌答道:“我歸東土,治理諸夏。萬民安樂,當能離去。三年之后,再來相聚。”
宴罷,穆王駕著車子,登上山頂,叫人在山上樹立了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刻下了他見西王母的事跡,題額上還刻了幾個大字,叫做“西王母之山”。
離開昆侖山后,穆王向西北行進,在莽莽荒原圍獵,這就是書中所說的“曠原”,然后開始返回。據學者考證,周穆王西游的終點,應該是里海和黑海之間的曠原,已經進入了歐洲。穆王往返行程約三萬五千里,前后約兩年。現在人對哥倫布遠航、馬可波羅游記很熟悉,卻很少有人知道在3000年前,中國的天子就到達歐洲之事。
在《列子·湯問》里還記載了一件有趣的事,穆王在返回的途中,有個叫偃師的工匠獻上一個機械人,和真人一樣,能歌善舞。結果這個機械人向穆王身邊的嬪妃拋媚眼,挑逗她們。穆王大怒,“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這里涉及許多中醫知識,說明中醫的歷史確實很久遠。
周穆王西游是我國有文字記載最早的旅行探險活動,記載中雖然有許多神化雜入,但現代許多學者考證其中所記的地理位置大致是真實的,對中國地理學的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