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爆陳黃之爭內幕和唱衰國美經營模式,并引來國美的訴訟之后,意識到一時沖動的陳曉則開始對過去的說法進行極力否認,并稱不會做對國美不利的事情。
“那些股票很快我就會賣掉,因為國美電器的股價在我看來不可能再漲了,而很多機構已經選擇了撤出,從機構云集的熱門股票到現在成為散戶的集中營,這樣的股票在投資價值上是沒有前途的。”
無論是在去年6月份的陳黃之爭中,還是在更早的將已經上市的永樂電器委身國美,并獨身一人赴任國美電器總裁之時,陳曉都以冷靜聞名。很難想象,這是一貫被認為是家電行業最為精明的大佬之一的前任國美電器董事長陳曉發出的言論。
今年的4月底,剛剛辭任國美電器董事長不久的陳曉就在接受與之相熟的某財經媒體采訪時一反常態地發出了上述言論,對老東家大大指責了一番。在采訪中,陳曉甚至宣稱,一旦將手中1.38%的國美電器股權出手,他就將徹底切斷與國美電器及其一手創辦的永樂電器一切聯系。
曝陳黃之爭內幕
可以想象,陳曉說出上述那番話時的憤怒與無奈。自從陳黃之爭開始,陳曉作為管理層代表,就一直坐在火山口與大股東黃光裕家族對抗著,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特別是在陳曉即將離開國美電器的傳言從一年之內傳言逐步變成現實之后,陳曉顯然心有不甘,更加期望通過某些渠道自我辯解。比如在接受上述媒體記者采訪時,陳曉就一再堅持說:“現在外界都在說是大股東和貝恩投資聯手讓我出局,但我要說的是,如果我自己堅持不走,沒有任何人可以趕我出局,不過那樣對我沒有任何意義。”
在陳曉看來,是其主動放棄了國美電器董事局的職位,并表示,“去年9月28日其實是個分水嶺。”
2010年9月28日,黃光裕家族為了奪回對國美電器的控制權,在股東特別大會上發起了對陳曉的彈劾案,要求陳曉辭去國美電器董事會主席職位。不過,黃光裕家族的意愿未能如愿,陳曉依然穩坐釣魚臺。
一年多后,陳曉卻自曝說,從那一天開始,他就基本退出了對國美電器經營層面的介入,開始去逐個查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在短短半年多時間內陳曉已經以小股東的身份投資了包括永樂電器前副總裁束為創辦的家用用品連鎖“明巢實業”、西門子中國區原銷售總經理吳建科創辦的服裝企業,以及在二手車租賃占有率第一的“51汽車網”等五六家公司。
陳曉自曝說,其之所以會與黃光裕家族鬧到不可開交,導火索很可能是其在引進貝恩資本作為國美戰略合作伙伴后的一番言論。
那個時候,一向溫和文雅的陳曉突然爆發,大談“去黃”的必要性,并放出“黃光裕的政治生命已經終結”,“魚已死,網不會破”之類的狠話。相關信息傳到黃光裕耳朵后,黃光裕很快就拋出了讓陳曉等離職的說法,雙方正式撕破了臉皮。
于是,網絡和報紙雜志等各種媒體上,都布滿了聲討陳曉的文章。在陳曉看來,這其中大部分輿論都是被操縱的:“他們在這方面雇傭了三家公關公司,總投入超過6000萬元,可以說是下了血本,而且有著自己策劃好的傳播節奏,最初我也不太理解為什么很多知名的管理學、經濟學和媒體人士都站在他們那邊說話,后來想想這背后的利益結合就不難理解了。”
爆料文章顯示:這一事件讓陳曉對政府部門的不作為很是不滿:“一個罪犯還在外部發揮這么大的影響力,政府難道不知道?但他們最終選擇了不干預。”
對于其力主引進的貝恩資本,陳曉也不忘評價:“雖然他(貝恩投資竺稼)現在到處說不會退出,但問題是貝恩投資如果退出其價格肯定要大跌,貝恩兩年的投資基本上就沒有收益,現在他是最難受的。”
唱衰國美
根據爆料文章顯示:除了陳黃之爭內幕,對于以國美為代表的家電連鎖行業,陳曉也透露出了悲觀態度,并認為電器連鎖行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陳曉表示,“現在國美電器采取的是賣場經營模式,也就是賣場成為了一個不承擔任何風險的收費場所,而供應商要進入國美電器就必須要承擔巨額的費用,最終這些供應商為了業績將不斷增加的成本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這導致國美電器在商品價格上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各種渠道中最高的,同時對于供應商來說其費用也是最高的,這樣的渠道必然會被淘汰。”
在陳曉看來,雖然國美電器經常以低價促銷的方式來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但是實際上其銷售價格都已經失去了以往的競爭優勢,不僅比電子商務高,而且比其他的渠道都要高。
陳曉還爆料說,國美電器內部巨大的財務漏洞也是問題,國美電器從總部到大區,再到分公司,甚至門店和柜臺都成為了收費點,除了總部敲定的年度合同外,供應商還要給國美各個層次的領導交納相當數量的費用,這樣導致供應商已經不堪重負。
據介紹,國美電器的很多較好門店一個普通的柜臺主任每年從每家供應商處獲得的收益都超過萬元,這樣的財務黑洞可謂驚人。而為了轉嫁不斷增加的費用,供應商在國美電器銷售的商品價格往往高于其他渠道。陳曉說,“現在只是消費者不清楚而已,一旦這個真相被消費者了解,那么國美的經營模式將難以為繼,國美的3C、IT數碼產品與電腦城相比是絕對沒有優勢的,而國美的門店一旦開到二三級城市如果還堅持這樣的模式必然要死掉。”
遭反擊惹官司
陳曉的相關言論一經刊發,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并直接導致了國美電器當日股價大幅下挫3.56%。
國美電器隨即在聯交所發布公告稱不會容忍陳曉在爆料文章中所顯示的行為以及任何其他有關國美電器的不真實或誤導的新聞報道,并會采取適當手段保護國美權益。
據介紹,和其它的離職高管一樣,根據常規做法,陳曉在離職時與國美電器簽署了一份協議,寫明陳曉在離職時向國美做出的各項承諾。“這個協議的雙方是對等的,類似勞動合同,規定雙方各自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對方要承受違約責任、侵權責任。”國美電器執行董事鄒曉春稱。
鄒曉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論陳曉發表言論的場合是什么,陳曉已違反離職時與國美簽訂的《協議》約定,在明知對方記者身份的情況下仍然發布對國美的不實言論。這些不真實或誤導的言論對公司的商譽和經營活動等造成了不良影響和經濟損失。”
為此,國美電器宣布了對陳曉進行起訴的決定,并稱訴訟請求就是讓陳曉承擔《協議》中規定的違約責任。
與國美電器方面大動干戈相比,意識到一時沖動的陳曉則開始對過去的說法進行極力否認,并認為報道是“從一場無議題的私人閑聊中片面抽取內容所發表的文章,是缺乏常識的個人理解。既非我原意,更不代表我的觀點和言論。”緊接著,陳曉通過新浪微博表示,不會做對國美不利的事情。
“到目前為止,國美沒有接到陳曉任何的正式溝通和道歉。”對于陳曉的表態,鄒曉春并不滿意,對于陳曉此前“并非我意”的表態,鄒曉春覺得很不真誠,也不負責任。
據悉,陳曉已于7月份正式收到法院出具的國美對其起訴書副本和法院傳票,鄒曉春8月底通報說該案件當時還在法院的受理階段。至于是口水還是真起訴,抑或是雙方已經達成調解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