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俄憲法中有一句明確的表述:“總統組建俄聯邦辦公廳。”由此可見,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主要是為總統個人服務,由總統本人直接領導,是協助總統完成憲法賦予的權限與職能的機構。
俄羅斯總統辦公廳的前世今生
俄總統辦公廳創建于1991年7月,是葉利欽于當年6月就任總統后,首先成立的機構。葉利欽曾經自豪地說,俄羅斯的新政權之所以鞏固,是因為“總統周圍的人忠心耿耿,他們不會像戈爾巴喬夫的親信們那樣”。葉利欽所指的“總統周圍的人”,就是俄總統辦公廳的成員們。
成立之初,俄總統辦公廳主要有兩套班子組成,一套是以總統首席助理為首的助理和警衛人員,一套是以總統辦公廳主任為首的所屬各局、處工作人員,兩套班子共有約200人。其中,第一套班子被稱為總統周圍的“第一圈人物”,主要有首席助理、安全事務助理、國際事務助理、總統與國內各地區聯系助理、經濟政策問題助理、民族問題助理、總統發言稿撰寫人和總統私人侍衛長等組成。后一套班子被稱為總統的“第二圈人物”,主要由監督局、地區工作局、國家法律局等6個局和新聞處、組織處、公民信訪處、情報分析處理中心和政黨、社會團體協調處等組成。
俄總統辦公廳自成立以來多次調整改組,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軌道。1996年,總統辦公廳進行了較大的改組,頒布了《俄聯邦總統辦公廳問題》的總統令,同時制訂了兩個附件:《總統辦公廳條例》和《總統辦公廳組織結構》,辦公廳設置的制度化有了進一步發展。這次改組的一個主要原則是,總統辦公廳不是辦事機構,而是“確保總統活動的國家權力機關”,是總統履行其憲法職能所必不可少的各種下屬機構和機關的總體。改組基本確立了總統辦公廳的權力及法律地位,賦予了總統辦公廳擁有經濟、法律、人事和主管意識形態工作的權力。
2004年3月,時任總統普京再次對總統辦公廳進行了較大的改組,頒布了《俄羅斯聯邦總統辦公廳令》。這次改組使俄總統辦公廳的機構設置基本定型,改組后的總統辦公廳包括總統辦公室、禮賓局、新聞局、主任秘書處、聯邦安全會議機關、國家法律局、監督管理局、對外政策局、國內政策局、政策規劃局等24個機構。此外,這次改組還調整了總統辦公廳的負責人。
2008年,梅德韋杰夫出任總統后,俄總統辦公廳的機構設置不變,但對主要負責人作了調整。
俄羅斯總統辦公廳的職能和權力
俄總統辦公廳的主要職責是保障國家元首的一切活動,為總統實施憲法職權創造條件。具體說來,主要負責起草總統命令、指示、國情咨文、委派書和其他文件;為總統提供各種活動信息和決策方案;監督和檢查聯邦法律、總統命令、指示及委托書的執行情況;確保總統與各政黨、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和國際機構的聯系,協調總統與他們之間的關系;分析研究國內外政治經濟信息、地方自治機構和社會團體的情況并向總統提交參謀意見;確定總統的日程、安排總統會見活動、負責總統飲食起居和安全保衛等日常工作。
以上這些都是紙面上的東西,現實政治生活中,總統辦公廳的權力遠不止于此,它的權力觸角伸得很遠。為了確保總統權力,總統辦公廳可以使用經濟、法律乃至一定的強力方式。丘拜斯被葉利欽任命為總統辦公廳主任后,曾經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我不管經濟問題,因為我認為政府應該負責經濟問題,我負責的最主要的工作是最廣義上的國家建設問題。”實際上,俄總統辦公廳已成為俄羅斯的權力中心,類似于前蘇共中央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它凌駕于俄羅斯政府和議會之上,左右著整個國家各方面的運轉。作為俄國家元首機關,總統辦公廳素有“俄影子內閣”之稱,沒有它的簽字蓋章,政府的任何決策都是一紙空文,因而又被稱作是政府和利益集團之間的“仲裁法庭”。
尤其在葉利欽執政后期,到處可見俄總統辦公廳影響的威力。由于健康狀況不佳,葉利欽不得不將自己的部分權力授權給自己的心腹。那時候,總統辦公廳的權力不斷膨脹,突破了憲法的束縛,在很多問題上已經取代了葉利欽作出決策,成為事實上的統治者。當然,那是一段非常時期,現在,總統辦公廳的運行已經規范得多,但它還不時越出權力邊界,影響著俄羅斯國家未來的發展走向。
俄羅斯總統辦公廳的當家人——總統辦公廳主任
總統辦公廳地位如此重要,“控制了總統生活”的辦公廳主任自然權高位重,素有政壇“灰衣主教”之稱。實際上,由于法制、體制不健全,葉利欽執政時期,總統辦公廳主任的職責和權力不斷變化,有時候權力相對較小,但總體上呈現出權力不斷增大的趨勢。機構和職責定型后的俄總統辦公廳,其當家人與美國白宮辦公廳主任相比,有這么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和總統的關系更親密,是總統親信中的親信。二是他不僅僅是一個大管家,還是國家領導人,在地位上高出一般的副總理,享受國家領導人的待遇。三是出鏡率和知名度很高,臺前幕后十分風光。
在葉利欽8年多的總統生涯中,先后任命了7名辦公廳主任,分別是彼得羅夫、菲拉托夫、葉戈羅夫、丘拜斯、尤馬舍夫、博爾久扎、沃洛申。彼得羅夫是第一任總統辦公廳主任,由于不受“民主派”和“改革者”的歡迎,在葉利欽的建議下辭職,后來當上國家投資公司的領導人。他的繼任者菲拉托夫,被認為“是位靈活穩重的政治家……但缺乏總統辦公廳這種機構的行政領導人所應具備的殘忍和無情”,在1993年總統與議會的斗爭中,由于立場搖擺而不被葉利欽信任。葉戈羅夫在任時期,對總統辦公廳的設置進行了較大改革,各種機構的設立更趨于條理化。丘拜斯有“攝政王”和“私有化之父”之稱,后來相繼出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俄大型國有企業領導人的職務,在俄羅斯政治和商界舞臺上長期扮演重要角色。尤馬舍夫記者出身,是葉利欽兩本個人傳記《我的自述》和《總統日記》的操刀人,39歲就當上總統辦公廳主任。他的解職很具戲劇性,1998年12月,葉利欽強支病體,突襲辦公廳,解除了他的職務。博爾久扎是一位擁有上將軍銜的辦公廳主任,辭職后擔任歐亞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沃洛申是后期葉利欽家族的代言人和商界寡頭的總后臺,素有“鐵血宰相”之稱,在葉利欽和普京實現政權和平交接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度被認為是普京的恩師和頭號幕僚。2003年,他因不滿政府逮捕尤科斯石油公司總裁而辭職,隨后被選為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董事會主席。現任總統梅德韋杰夫是沃洛申的繼任者。2005年,索比亞寧接替梅德韋杰夫擔任總統辦公廳主任,2008年,被任命為副總理兼政府辦公廳主任,2010年10月起任莫斯科市市長。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曾于1999年出任過葉利欽總統的辦公廳第一副主任。
現任總統辦公廳主任謝爾蓋·納雷什金,1954年出生,來自圣彼得堡,出身克格勃,是普京的堅定追隨者。他從1992年開始跟隨普京,此后的經歷跟梅德韋杰夫類似,在梅氏于2003年出任總統辦公廳主任之后不久,被任命為政府辦公廳主任。2007年,納雷什金被提升為副總理,兼任政府辦公廳主任。2008年,梅德韋杰夫就任總統后,開始擔任現職。除此之外,他還是國家控制的第一電視臺和俄石油公司的領導成員。納雷什金深得普京器重和信任,在擔任政府辦公廳主任期間,是政府實際上的負責人,普京把一系列重要工作都交給他辦理,比如調整俄羅斯對外經濟聯系,進行政府機構改革,拆分俄羅斯穩定基金等,一度被看作是俄羅斯未來總統職位的潛在競爭者。納雷什金行事低調,不喜歡拋頭露面,與普京的政治主張基本一致,堅決捍衛俄羅斯國家利益,主張對西方強硬。近年來,普京與梅德韋杰夫關系微妙,由于納雷什金忠實于普京,導致梅德韋杰夫對他頗有微詞,一度傳出解除其職務的傳言。
(摘自《辦公室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