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新股美晨科技18.12倍的發行市盈率,引來市場“哇”聲一片,被投資者譽為“最便宜的創業板新股”,因為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終于跌進較為理性的20倍以內。
6月21日,滬深股市在連續拉出4根陰線之后,極其不情愿地擠出了一絲絲弱勢反彈的眼淚,勉強收陽,這讓投資者對2600點關口能否暫時守住多了一點點信心。不過,大盤股指的勉強收陽,并未給近來跌勢綿延的創業板市場帶來幸運,超過五成的創業板個股依然是在下跌的通道中苦苦沉淪,創業板指數盤中創下786.33點的歷史新低,較2010年12月20日創下的最高點1239.60點跌去了453.27點,成交量也萎縮至30億元。曾經“勇冠三軍”、不可一世的創業板,難道也像關云長那樣,不僅會奪五關斬六將,也會“走麥城”?
遙想2009年10月30日,首批在創業板掛牌上市的“28星宿”在深交所上演了令投資者瞠目結舌的“處女秀”,其掛牌首日瘋狂的漲幅,讓深交所連續動用的“暫停交易”金牌顯得是那么的蒼白無力。其后的半年時間里,一個個登陸創業板的公司股價猶如打了“雞血針”,“噌噌噌”地往上躥,以至于“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成了創業板公司股價的“代名詞”。創業板公司股價的節節升高,也讓2010年10月15日開始統計的創業板指數一路走高,直至2010年12月20日的最高點1239.60點。
古語說得好:花無百日紅。當創業板指數攀升至1239點的巔峰之位時,滑坡成為最自然不過的選擇。令投資者沒有想到的是,創業板指數滑坡的速度比起上坡的速度來說,快了不止一點點。從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6月21日,半年的時間里,創業板指數幾近“腰斬”,創業板公司的股價更是跌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
國內的投資者向來對于小盤股有著極其強烈的投資偏好,這或許就是創業板公司推出之初,能夠得到市場瘋狂炒作的內因所在。然而,隨著創業板掛牌公司的日漸增多,創業板公司的高股價,讓專心用于這一塊市場炒作的主力機構在資金安排上明顯出現了“力不從心”,是炒作新近上市的創業板公司,還是繼續圍繞“28星宿”打轉轉,成了難題。與此同時,創業板公司上市之后陸續發生的一些虛假包裝、虛增利潤、業績后續增長乏力以及募集資金投向疑云重重的現象,也讓投資者對創業板公司的高股價產生了逆反心理,大量散戶資金紛紛退出創業板市場炒作,也使得重金投資于創業板公司的私募大佬們在這個6月步入了投資“悲催路”。
創業板指數連創新低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是投資者對長期以來創業板“三高”現象的“用腳投票”。6月20日,創業板新股美晨科技18.12倍的發行市盈率,引來市場“哇”聲一片,被投資者譽為“最便宜的創業板新股”,因為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終于跌進較為理性的20倍以內。這會拉動創業板指數繼續下行。有業內人士認為,按照目前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增長速度,創業板指數再下一城應是市場的合理選擇。
顯而易見,雖然創業板指數連創新低,但現在還不是抄底創業板的時機,投資者還需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