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政壇,有多位“60后”高官。他們年輕務實,政績斐然,被視為“政壇新星”,其中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更是引人矚目。
雖然才44歲,陸昊卻已屢創中國政壇年齡紀錄——其在27歲時成為國有大型企業的一把手,32歲當選最年輕的正廳級干部,35歲擔任北京市副市長,是新中國成立后這個職位最年輕的,2008年5月,他當選為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成為中國最年輕的正部級官員。
入黨時間,比他父親還要早
陸昊1967年6月出生,上海市人,生于陜西西安。其父陸鴻生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機電學院的一名老教授。1974年,7歲的陸昊進入父親執教的學校西安冶院(現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附小念書。5年后,陸昊進入西安市85中學習。從高一起,陸昊開始擔任班長,他的班主任顧銘琴曾經回憶說,在所有的班干部中間,陸昊的領導和組織能力最突出,“他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東西”。
上到高三,陸昊就顯示出超越同齡人的成熟,書寫出人生中的第一個“第一”:18歲入黨,成為“文革”后西安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的中學生共產黨員。陸昊曾笑稱“我是陸家的第一個黨員,比父親入黨還早一年多?!?/p>
1985年,陸昊以省市兩級優秀學生干部、西安市唯一的中學生黨員、共青團西安市委唯一的中學生委員的身份保送進入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現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一樣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此后,陸昊的視野從西安延伸到了政治中心北京。
20歲成為北大學生會主席
進校不到一年,陸昊就躋身北大學生會的主要干部行列,并成功組織運作了北大首次“團員之家”的大型活動;而身材勻稱、長相帥氣的他還是當時燕園的舞林高手。他的一位同學回憶說,“舞姿專業,很受異性關注?!北贝?7級中文系的一名女生到現在還記得那期間由陸昊組織的一次校園集體舞大賽,并稱贊“這是一次出色的文藝和交際活動”。
進校不到兩年,陸昊經過直選成為北大學生會主席,這是“文革”浩劫之后,北大第一位通過直選產生的學生會主席。這座著名學府,歷來是俊杰薈萃之所,當選“青年領袖”陸昊剛滿20歲。
在陸昊的同窗眼里,他是一位很能服眾的班長。與他初、高中同班四年的一位老同學用“一呼百應”來形容陸昊,“經他組織開展的班級活動都會很棒,同學都樂意聽從他的調度指揮,很多同學私下里還議論——陸昊將來一定前途不可限量?!?/p>
京城國企中最年輕的一把手
從北大畢業后,陸昊被分配到北京清河制呢廠工作,歷任廠長辦公室干部、下屬金時代呢絨時裝廠副廠長、清河制呢廠廠長助理、副廠長等職;與此同時,陸昊還繼續跟隨厲以寧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他撰有《“當期效益”與國有企業活與死》等學術文章,當中有關解決國有企業債務負擔的政策建議,最終被當時的國家經貿委和央行采納。
1995年,年僅28歲的陸昊受命出任連年虧損、有著5000多名職工的清河制呢廠廠長,成為京城國企中最年輕的一把手。不到三年時間,陸昊掌舵下的制呢廠迅速扭虧為盈,并且超額完成多項指標,他本人也因此連續兩年當選紡織系統優秀廠長和“扭虧增盈突出貢獻廠長”,1998年又當選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并升任北京市紡織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董事、副總經理。當時的媒體盛贊他為“國企大旗青年扛”。
35歲當選北京市副市長
隨后,陸昊又相繼被任命為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
32歲這一年,陸昊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正廳級干部,擔任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主任一職。之后陸昊“更是把一套先進理念注入中國智力資源最集中、最具活力的中國‘硅谷’”。
中關村緊鄰陸昊的母校北京大學。陸昊到任后即發動了一系列的“創新”運動:國內第一家有限合伙的投資機構、第一家不核定競爭范圍的企業、第一家無形資產占注冊資本金比例100%的企業、第一家外商與自然人合資的合資企業相繼創立。
陸昊的政績在中關村內的眾多企業中有口皆碑。位于北四環理想大廈內的一家著名電子企業品牌負責人曾多次向陸昊匯報工作,她對陸昊的評價是:“年輕有為、工作嚴肅、作風果敢、創新意識強?!?/p>
三年后,陸昊又邁上一個新臺階。2003年,35歲的陸昊當選北京市副市長(此前,2002年3月,陸昊低調前往中國長江三峽總公司掛職鍛煉),成為最年輕的副部級高官,這又成為媒體和政界熱議的一個焦點。這樣年輕擔任如此高職,不僅在北京絕無僅有,在全國范圍內也獨此一例,海外媒體甚至一度熱議此為“陸昊現象”。
在“兩會”上陸昊留給記者和代表的印象是“思維敏捷又穩重得體”,“回答問題語速很快,幾乎不用考慮,一氣呵成”。曾與陸昊共事過的一名北京市政府官員,贊賞陸昊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年輕領導”;“陸市長有膽識有魄力,學歷高,又能理論聯系實際,而且很易于親近?!?/p>
礦難營救“全程接受監督”
陸昊在北京市政府主管商務與工業經濟,均屬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這也符合陸昊的求學背景與工作經歷。據了解,在副市長候選名單醞釀過程中,北京市人大代表已將陸昊稱為“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者”。
在處理突發事件時,這位年輕的副市長善于與媒體溝通,這一點極為難得。2006年5月18日,北京房山區史家營鄉蓮花庵第六煤礦發生礦難,陸昊深夜到達現場,在得知媒體采訪受阻時,向媒體承諾:“接下來的營救工作,會全程向媒體披露情況,全程接受媒體監督,全程通報重要進展?!碑敃r在現場采訪的記者回憶稱,在此之后媒體的采訪非常便利,“現場專門用警戒線隔了一個采訪區,記者也有專門的休息室”,而在此之前,很多記者已等待多時,并且收獲甚微。
最年輕的共青團領導
從工作履歷來看,陸昊是26年來首位未在共青團系統工作過的團中央第一書記。資料顯示,1982年王兆國是在第二汽車制造廠副廠長一職上升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其繼任者胡錦濤、宋德福、李克強、周強、胡春華均是從共青團系統內部產生。
在任副市長的第六個年頭,2008年5 月,41歲的陸昊出任擁有7000多萬名青年團員的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他又創造了中國正部級干部年齡的新低。2008 年5月26日,當月剛被任命的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來到四川地震災區,看望戰斗在救災一線的團員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的抗震救災工作。
共青團十六大會議從2008年6月10日召開,6月13日閉幕。據稱,這是歷屆歷時最短的一次,同時首次主動取消了代表合影等一些會務程序,經費亦大為縮減。在2011年全國共青團農村工作會議上,陸昊明令各地團組織,春節前不許去團中央“匯報”工作,團的地市委也不要去團省委“匯報”工作。一定要從沒有必要的應酬和迎來送往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抓重點工作,抽出時間認真學習,做好返鄉務工青年的培訓準備工作。有評論指出,這是善管經濟的陸昊上任后所帶來的新氣象。
從陸昊的從政軌跡已折射出中共選任、提拔年輕干部的一些新標準,即:理論水平和專業化背景、創新性思維和創造性表現、國際化視野等等。毫無疑問,這位“60后”高官將會對當今和未來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摘自《時代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