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存在學生操作能力不強的問題,并難以突破和改變。任務驅動法教學是近幾年應用比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通過實驗教學探討了任務驅動法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應用,結果表明:任務驅動法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成績和操作水平,是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中職;任務驅動;會計電算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1-0231-02
引言
中職學生由于在初級階段學習會計的知識非常有限,基礎差,實際操作能力參差不齊,大部分中職學生在進入學校后對學習會計電算化都會感到無所適從,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中職學生在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初級階段遇到的主要問題有:首先是學習時對會計教材中出現的大量新概念感到迷惑,覺得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其次是實際操作能力差,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實際操作時感到無從下手,只是機械性地模仿教師講授的內容,理論與實際脫節;最后就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由于學生實踐的機會不多,感到學習的知識沒有什么用,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雖然有的同學很努力學習,但是效果并不好,逐漸失去了對學習會計的興趣。對于中職學生在學習會計電算化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授課教師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在教學中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樣才能培養出技能型的中職人才。中職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會計電算化教學,為社會培養具有實際操作和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中級會計電算化人才,是會計電算化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以任務驅動來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既可以提高中職會計電算化的教學質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
一、任務驅動法教學的含義及特點
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是將任務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介紹完一些基本的框架知識后提任務,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的任務要難易適當、大小適中,讓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與教材緊密結合。提出任務目的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培養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任務驅動法教學的主要特點是,教師在課堂上巧妙設計各種教學任務,將課堂上要教學的內容蘊涵在任務中,在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通過互相協作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任務驅動法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實踐
(一)任務驅動法在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實驗設計與組織
1.實驗的研究對象
筆者在所任教的中職學校選取了二年級的兩個財會專業的班級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教學實驗。其中,一個班為實驗班,人數為50人,其中男生4人;另一個班為對照班,人數為48人,其中男生3人。兩個班學生的人數和學習水平大致相當,使用的教材為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會計電算化初級教程》。
2.學校計算機房的配置情況
學校的計算機機房硬件配置比較好,一共有5個計算機房,學生機都為最新配置的聯想機,性能較好,能運行各種大型軟件。學生機充足,可以保證上課的每個學生都有一臺計算機來操作。學生機都安裝了上課所用的各種財務軟件。學校機房與光纖連接,能夠實現快速上網。
3.實驗過程
實驗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實驗準備階段
首先制訂科學的實驗教學方案,選定教材和授課內容,設計任務驅動法教學的方案;其次進行教學實驗班和對照班的選取,明確研究對象。進行實驗教學的目的是更新教學理念,學習和實踐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相關知識和實驗的方法與步驟,以達到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與教學科研水平。
(2)實施階段
在選擇的實驗班教學中,為了確保能夠按照預期進行任務驅動法教學,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和對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的更新教育,系統地向學生講授任務驅動法教學的一些基本知識、學習理念與方法,逐漸向學生灌輸自主和協作學習的理論和方法,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并逐漸形成自己與新教學方式相適應的學習方法。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能力,建立6個學習小組,并指導學生組織各種小組活動以及相關事宜等。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為期一學期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實驗中,要及時對教學效果和出現的問題進行反饋、分析,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
(3)總結階段
在為期一個學期的會計電算化教學應用任務驅動法教學結束后,綜合評估教學效果,并撰寫課題論文,總結教學經驗。
4.操作方式
(1)在實驗班中采用以任務驅動法為主要教學模式在課堂中進行教學,而對照班則采用傳統教學方法。
(2)實驗班和對照班都是同一位教師授課,使用的教材相同,都是在同一個學期進行教學,學生學習各種軟硬件條件一致,考試使用相同的試卷。在進行教學實驗過程中,學生都不知道是在進行教學實驗,以免加重學生的思想負擔。
(二)教學結果分析
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我校開設的《會計電算化初級教程》課程中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學效果良好,學生也比較喜歡這種教學方式,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下面對經過一個學期任務驅動法教學后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
為了測試學生對會計電算化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掌握情況,在進行任務驅動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在每一個知識模塊講授結束后使用一份同樣的測試題對測試班和對照班進行了測試。每個知識模塊包含的知識點以分值來進行計算,各個模塊的測試結果、均數以及差異顯著性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從上表的統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班進行任務驅動法教學后,學生的整體成績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學生對各個模塊知識的掌握和不同軟件基本操作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一個模塊是常用辦公軟件的操作,該模塊的成績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后幾個知識模塊的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任務驅動教學法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所以常用軟件操作模塊的成績沒有明顯差異。經過一段時間后,師生之間逐漸磨合,大部分學生已經適應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上課時注意力更加集中,熱情高漲,并在學習中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學習效果更好,掌握知識的程度也更加牢固。在后面的三個知識模塊中,實驗班成績有了顯著提高,與對照班的學生比較已經有了顯著性差異。
通過對測試成績的平均分比較和Z值檢驗,分析結果表明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后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通過在本校會計電算化課程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我們對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但在今后的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待于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獻忠.談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操作系統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09,(3).
[2]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上)[J].電算教育研究,2007,(3).
[3] 鐘啟泉,汪霞,王文靜.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