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人崇尚“葉特爾法則”,即:任何人不得自稱比別人好、聰明或者富有;也不認為他人會比自己更好、更聰明或更富有。談到自己往往很含糊,有意把個人成就輕描淡寫;不主動交換名片,很多人甚至沒有名片。
一次,公共汽車上一位小姑娘先后給兩位老人讓座都被婉拒。原因有二:一是老人不服老;二是老人認為接受讓座有損平等理念。丹麥的孩子從懂事起就接受平等觀教育。朋友7歲的女兒所在學校常組織學生到眼鏡店擦眼鏡,掙來的錢全都捐給柬埔寨的失學兒童。孩子幫助老人是必修課,計入學分。學校教育學生,不管從事何種工作,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
長期以來,丹麥人一直在向著縮小城鄉和貧富差別努力。加大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力度,最常用的一招是以稅收縮小差別,最高的稅收可達70%,私房須交房產稅和地產稅。政府視住宅與上班地點的遠近,有不同程度的減稅。住宅地與工作地往返在24公里以上,每超過1公里,每個工作日減稅1.6克朗。
政府對公職人員有許多限制特權的措施。首相和少數高官有官邸,但離職當天就得搬家走人,也不再配備警衛和司機。有位大臣離職后,改騎自行車,有中國朋友問他感覺如何,他說:“沒什么兩樣,配司機是為了工作,我現在是平民,不需要司機了。”一次,丹麥的一位大臣出席一個晚餐會,排隊取食品后沒有找到座位,只好站著,十分自然地與大家聊天。事后中國朋友問他的秘書“為什么不給大臣讓座”?秘書驚愕地反問:“為什么要給他讓座呢?大家都是客人,誰先到誰先坐。如果你給他讓座,反而會讓他不自在。”公職人員出差,政府同樣有許多規矩。副大臣以下的公職人員一般住四星級以下賓館的普通間;乘飛機出差,飛行時間在5小時以內的坐經濟艙。外交官離任,要帶汽車入境必須像普通人一樣納稅。
外國記者在丹麥公干,常與外交部和警察局官員打交道。這些人態度很好,但絕不破例照顧。如外交部接待外賓,只有外國元首正式來訪才能在機場鋪紅地毯;外長以上高官正式訪問丹麥,才能使用哥本哈根機場內的貴賓室,其他人一律過邊防安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