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以漲跌論英雄的話,這里別有一番風情。上半年68.41%的股票下跌,但滬指僅下跌1.64%。都是中小市值股鬧的,它們占據了下跌“百強”的87席,上漲百強中主板占83席,創業板則是“零蛋”。
今年上半年的行情被市場人士定義為“小熊市”,A股市場上到處歌唱著“綠色經典”。“遇強更強,遇弱愈弱”的陽光私募集體潰敗,公募機構業績表現遠強于私募,這和市場走強時截然相反。然而,大盤指數的波動幅度并不大,整體市值財富僅縮水了3.11%,真正在折騰的是個股,尤其是以中小板和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跌得那叫個帶勁兒。
從主要指數的跌幅情況看,滬市最抗跌,創業板最衰,深成指與深綜指偏離幅度較大。據統計,上半年滬指下跌1.64%,滬深300指數下跌2.69%,深成指下跌2.79%,深綜指下跌10.46%,中小板下跌14.83%,創業板猛跌25.64%,盤中創出783.867點的歷史新低。

WIND資訊數據顯示,可統計的上市公司有2162家,從2011年第一個交易日或新股首發上市日算起,截至6月30日,683只股票上漲,占比31.59%,1479只股票下跌,占比68.41%。
醫藥股可謂占盡了風頭。漲幅榜頭把交椅為迪康藥業占據,上半年股價上漲194.65%;跌幅榜康芝藥業“獨占鰲頭”,下跌51.93%。上漲個股中有8只實現了翻番,58只漲幅在50%以上,379只漲幅在10%以上。下跌個股中,27只下跌40%以上,539只跌幅超20%,1012只跌幅超10%。
從板塊分布看,跌幅“百強”中主板13只,中小板39只,創業板48只,跌勁十足的中小市值股票占比87%;漲幅百強中主板市場成為主力,有83只,中小板僅17只,而創業板則是“零蛋”。
從行業分布看,比較有代表性的跌幅20“強”公司中,計算機應用和化學制藥制品行業各有3家,電氣設備和半導體各2家;漲幅20強公司中,煤炭、化工新材料和電氣設備行業各有2家公司。
整體來看,2011年上半年中小市值股票跌得最兇,主板的大盤股則充當了領漲先鋒,支撐大盤指數僅僅出現了小幅下跌。會不會有超跌反彈呢?從6月下旬以來的反彈看,小市值股票反彈乏力,仍未表現出超跌股的優勢。“跌怕了,市場信心恢復還需要時間。”一位私募投資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