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依然記得孩童時老家青年男女的相親過程。兒子長大到一定年齡該娶媳婦了,或者女兒該找婆家了,父母總會到媒婆家里,送上紅雞蛋、糕點拜托她多留意。媒婆答應著,碰到合適年齡的對象,一定到家拜訪。如果雙方覺得都還不錯,就開始約定時間見面。
見面的地點一般都在小鎮上的一家面館里。男方先去訂好位置,父母兄弟一家子都在那等著。一般超出預訂時間后,媒婆才領著女方一家老小浩浩蕩蕩地光臨。媒婆打了招呼,雙方父母開始親熱地聊天。兩位父親聊起了今年的收成,兩位母親談談家長里短,其它家人各自找年紀相仿的對方聊天。相親的男女反倒被晾在一邊。男青年膽子大一點的會打量女青年,偶爾還主動和她談一兩句日常話。女青年大體上低著頭,輕輕應著話,趁男青年不注意時偷偷瞟他一眼。
吃過面,喝過茶,雙方也就散了。媒婆開始在兩個家庭走動,詢問彼此的印象,如果雙方都覺得滿意,這事就算大功告成。訂婚時,男方會給媒婆送上一份大禮。